【2024.3.29】
凌晨四点多发现自己来例假了
可恶大早上的爬起来收拾了十几分钟
然后又回到床上睡了一个多小时
好困啊......
怪不得这两天感觉自己心情暴躁了很多
都是激素影响的啊!
说起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来例假的前两天会痛经痛的厉害
属于是没有止疼药完全熬不过去的那种
而且现在止疼药好像是吃多了出现抗体了?
分量在逐渐增加
悲伤.jpg
不过止疼药还是很管用的哈哈哈
吃之前和之后完全是两种状态呢
吃药前属于是一缕幽魂还快散了的状态
吃完后到现在已经可以支撑我工作了,nice
今天是本周工作最后一天!
加油加油!!!
【2024.03.08】
妇女节快乐!!!
今天get到了来自领导的零食大礼包
但是附带着还有一些要我们工作更加努力之类的话......
心情复杂O_O
希望下午有假!我想出去吃烤肉!
虽然晚上还要回来加班,但是可以休息一下午再来加班也是可以接受的!
加油加油!!!
今天早上醒来后嗓子疼的要命
好不容易到十点多了不是很疼了,又感觉自己好像在发低烧
去了医务室量了一下,没烧,但有点危险
回来喝了包感冒灵颗粒
结果下午一觉睡醒胃又开始痛了
......感觉这周上班非常不顺利
周日还算平安
周一周二电脑坏了两天
办公室里一群大老爷们从“哎呀这有什么难的你们女生就是不行,看我一会就给你弄好”,到后来“算了我也没办法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于是电脑被重装了三次系统,最后还是靠它自己升级到win11发现问题不再出现了
然后早上打扫卫生的时候大概是发力不准确还是怎样,腱鞘炎又犯了
疼到了现在也没好......
周二下了雪,周三早上一起来雪就积了好厚一层
一路小心翼翼结果出了地铁站之后还是别着脚踝那块的哪根筋了,又是疼到了现在都没好,但是表面上完全看不出来有什么问题
周四也就是昨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吃的有点多胃里胀得慌,难受了一下午,但是到下班回到家后又突然觉得好饿好饿,饿的要把自己的内脏都要消化掉了的那种感觉
呜呜呜最后就是今天又嗓子疼
怎么会这么困难啊QAQ
买了2次技术宅的邀请码都没有到账
突然回来发现技术宅进不去了,发生了什么?! 来思考一个数学问题。或者说,如果必须要有绝对充分的思考时间,才能对某个概念有足够深刻的理解。那上面提到的这种受控的被动状态是很难让自己有所突破的——很简单,时间不够。
例如,一个正常接受完高中数学教育的朋友,可以轻而易举地凭借自己多年的非凡经验,解出各种数学题。但是,你可能永远没有时间去思考,你用的这个数学定理的发明者是如何想出来的。你当然不会有时间,甚至于在学习过程中想这种问题会被冠名不务正业……但是这样就错过了很多有趣而珍贵的思考。
我经常举这个例子:
加法的逆运算是减法
乘法的逆运算是除法
乘方的逆运算有两个,一个是开根号,一个是取对数。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乘方偏偏有两个逆运算?
我相信95%以上的人在接触这个概念的时候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他们在被动接受知识,然后记忆:
我们今天新学了一种运算,叫做对数……我们要记忆对数的运算法则,对数换底公式……
反正就是学了个新运算,至于为什么会发明这种运算……不晓得。
你还能类比这里,创造一个新运算吗? “……”
——————
当然不是没有道理的,当你去思考
乘法,表示A个B相加或者B个A相加
C = A * B
那么已知C和B如何求出A呢,于是发明了减法
A = C / B
同理
B = C / A
我们自然也希望用一个数来表示多个数相乘,于是有了乘方
我们假设没有学过乘方符号,我们用一个※符号来表示乘方,例如
A ※ B,表示B个A相乘
B ※ A,表示A个B相乘
那么你会发现
和加法和乘法不同的是
A ※ B ≠ B ※ A
而
A + B = B + A
A * B = B * A
乘法运算和加法和乘法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乘方不满足【交换律】
所以乘方必须有两个逆运算,因为它们交换的结果不等。
于是我们可以知道,从乘方开始的更高级运算,都不满足【交换律】了
如果我们现在发明一种新的符号表示B个A相乘方
记作 A ❤ B ,那它也一定会有两个逆运算。这就是深入的思考。
实际上我们后来学线性代数,学概率算法,学向量运算,学集合运算。我们会发现数学家们热衷于把一些问题抽象成基本的加减乘除的数学运算,通过数学运算来简化问题。
因为数学运算我们小学就学过了。
当我们理解了这点之后,就知道了这些数学问题的基本研究方向:
研究他们的基本运算:加减乘除
以及是否满足基本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如果完全满足,不用学新知识了,已经学完了,小学教过了……
……
部分满足,记忆不一样的地方即可……
例如概率加法
P(A+B) = P(A) + P(B) - P(AB)
概率乘法稍微不同
P(AB) = P(A) * P(B | A) = P(B) * P(A | B)
而P(A*(B+C))也可以用上面的公式展开,其中括号里是集合运算等等……
这个时候,通过深入的思考和整理,知识在脑中应该是一个来龙去脉极为清晰的存在,我们也可以比较容易理解和研究一些新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创新”。
我经常开玩笑说,你只要稍微深入思考一点点,就可以从中学知识直接飞到大学知识。因为知识体系本来就不是线性的。
————————
而在我国,处在某种类似生产流水线上的生活进程中是普遍状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人口,“创新”却永远是老生常态的话题。要“无中生有”某种新东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思考。而在流水线的我们,哪里有时间去自己思考,亦或是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呢?人再多也无济于事,大环境已经堵死了绝大多数的机会。
令人难过的是,所谓的大环境,就是整体的社会氛围。当一件可能不是特别正确的事情,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是正确的时候,它就很难有所变化了。
就比如在国内,当你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了,你真的会去维权吗?
一想到维权的阻碍和麻烦,早就已经望而生畏了。
进而形成的社会风气就是,侵害就侵害了,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
你跑去维权搞不好会变成“出头鸟”……权益没维护到,登上热搜,摊上一摞子麻烦事……
从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定目标,喊口号,……未必是件好事。
其实很多方针本身是好的,设计者也是经过充分设计的,就是在这种生产线式的环境里,层层传递以后理念可能就变质了,执行也早已偏离了本来的意图。而处于受控制的奋斗下的人们,可没有决策权。
————————
好在比起其他的事情,唯独思考这件事情,是生命体可以完全自主掌控的。毕竟大脑是人身体的控制中枢。那这种时候,只要有了渴望去思考的意识,脱离大环境下的思维封锁也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而更重要的是,忙里偷闲这种事情,中国人有的是应对的智慧,不是吗?
在逆境下调用人类特有的智慧处理和解决问题,也正是大脑重要的用途之一。
毕竟大脑对外处理事务,对内,体内成千上万的细胞在都受它指挥,由相互配合构成生命体的有机部分。这些细胞也在维持机体的平衡,保护控制中枢。反过来说,所谓的“我们”,不过就是指这具大脑罢了,无数细胞在兢兢业业奉献,维持着这具身体,包括这个大脑,也就是“我”的运转。而受这些细胞保护,拥有这具身体唯一控制权——大脑,的我们,总不能亏待它们。
每当看到蚂蚁宛如军队般的分工的时候都觉得不可思议
蚂蚁这种生物的智慧应该不高,那他们是如何做到有条不紊地干活以及相互配合的?
假设它们不是依靠像人脑这种能够处理复杂信息的大脑来控制机体的话,而是像计算机程序一样,通过收发某种特定的信息而机械般地执行任务的话
也就是说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那是不是可以通过人为制造这种信息来操纵它们?
显然,我更加相信这种可能性
因为蚂蚁体积太小了,我不太相信它们能够有完全独立的自我意识
小小的负能量宣泄
最近在约面试
今年的就业环境真的很不友好啊哭
能约到的面试真的很少
但是每次面试的时候都很紧张
紧张得要吐的那种
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面试官问的问题也答不上来
就这样还只是线上面试而已,现在还没约到线下的面试
等线下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子完全不知道
昨天和妹妹一起出去转了转
虽然有缓解一点焦虑的心情
但是晚上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个面试官的消息
说是今天要电话再聊一下
呜呜呜真的很紧张啊
既怕我自己什么都答不上来又怕问的问题答上来了但是驴唇不对马嘴的
明明已经跟老师们模拟过很多次面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