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wuhello
CULV低压处理器-延长笔记本的续航时间

CULV低压处理器-延长笔记本的续航时间

ULV处理器,英文称之为:Ultra Low Voltage,中文译为:超低电压版本。而这我们要从英特尔处理器的命名说起。英特尔规定,处理器型号的构成,均是由一个前缀字母加四位数字组成,如我们熟知的Core 2 Duo T8100。它的前缀字幕代表了处理器的功耗范围,目前共有E、T、L和U等四种类型。E代表处理器的功耗将超过50W,主要针对桌面处理器;T或P代表处理器的功耗介于25W-45W之间,针对主流的笔记本市场;L代表处理器的功耗介于15W-24W之间,也就是低电压版本;而U代表处理器的功耗低于14W。其L和U系列处理器就归属于我们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ULV处理器。英特尔ULV处理器的应用特点: 毫无疑问,超低功耗是ULV处理器的最大特点。从我们上面的介绍中不难看出,相对于目前主流的T或P系列处理器来说,它们的功耗都在25W-45W之间,而L/S系列功耗则直接下降到了17W,U/S系列功耗为10W、甚至5.5W。这样一来,使得笔记本在散热以及电池的续航时间上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而且在性能也是Atom核心产品所不能相比的。

超长待机型笔记本除了采用低功耗CPU外,还配备有大容量锂聚合物电池

另外,我们之前提到的SL和SU系列是英特尔最新迅驰2处理器技术发布后新加入的产品,这两个系列的处理器都采用了小封装技术,处理器封装面积只有普通处理器的40%。这样使得传统的轻薄笔记本在体积上又再一次得到了缩减,以至于到达了一个月之前我们从未有过的水平。

CULV处理器为何方神圣?

从去年起,超轻薄之风就吹遍了IT业,无奈超轻薄产品对设计能力、制造能力要求都太高,再加上技术的限制,消费者的产品选择很有限。好在进入了2009年,Intel实现了技术的突破,全面支持轻薄、易用、全功能的笔记本电脑设计。而承载的平台,便是即将到来的英特尔ULV(超低电压)核心处理器。

英特尔ULV(超低电压)核心处理器

也许有朋友还不了解何为ULV,那我们这里先做一个简单的讲解:ULV,英文全称为Ultra Low Voltage,即“超低电压”。从Intel为其处理器命名的规范来看,目前Intel处理器的型号均由如下几部分构成品牌名称、核心数量、功耗范围以及编号。例如我们常见的Core2 Duo P8400处理器,便是隶属最先进的酷睿2(Core2)品牌(顺带说一下,英特尔处理器从高到低分为酷睿2、奔腾和赛扬三大品牌,其中酷睿2还包括具备极限性能的酷睿2至尊版处理器)、Duo表示双核、P系列、编号为8400的产品。其中移动版处理器在功耗设计上又分为QX(四核至尊)、Q(四核)、X(至尊)、T(高性能、35W标准TDP)、以及代表了ULV核心的L系列(主流性能、低电压TDP)U(主流性能、超低电压超低TDP)系列,此外英特尔处理器中还有一个S编号,代表采用小封装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的处理器封装面积只有普通处理器的40%,能够大幅度降低笔记本的外观,实现更加轻薄的设计,目前已经推出的包括SP、SL、SU三大系列,其中SL和SU也属于ULV家族。因此目前ULV家族包括L、U、SL、SU四大系列。

ULV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强劲的性能+超低的功耗,以英特尔产品线为例,X由于具备无与伦比的极限性能,其TDP最高可达44/45W,高性能的T系列处理器的TDP普遍为35W,P系列则是25W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处理器,L系列TDP为15/~17W左右,U系列的TDP则都在10W以下。SL和SU系列的TDP和L、U系列一样。

低功耗带来的优势十分明显,一是续航能力的大幅度提升,由于发热量的降低,在机身尺寸设计上也可以节省大量的散热空间。而有别于上网本中的Atom核心,ULV处理器作为笔记本的核心同时拥有着出色的性能表现,足以满足日常办公甚至娱乐游戏的需要,这一点是Atom很难企及的。

为了解决以往超轻薄全功能处理器价格过高窘境,英特尔今年着重发力ULV核心的市场空间,大规模拓展了产品线。新的ULV家族推出多款处理器专门针对699-899美元价位超轻薄笔记本设计的核心,ULV在价位上一改往日超轻薄笔记本的高端形象,转走亲民路线。从规格上看,Intel将超低电压处理器的主频提升到了1.2至1.6GHz之间,同时酷睿2核心都搭载了3MB二级缓存,而功耗也维持在10W以下,部分核心的功耗仅为5.5瓦。其中的Core2 Duo SU9400/SU9300是我们比较熟悉的ULV核心,采用了这两款处理器的代表产品都是各大品牌的顶级之作,例如苹果的Macbook Air、联想的Think Pad X301、戴尔的Adamo等等。Core2 Duo SU9600是09年第一季度新推出的顶级ULV核心,其主频升到了1.6GHz,但功耗依然维持在10W。

为了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除了了较高端的Core2 Duo SU9600外,单核版的ULV核心浮出水面。Intel分别于08年的第三季度和09年的第二季度推出了两款采用酷睿2微架构的单核ULV处理器,其功耗仅为5.5W,除了只有一个核心外,其与规格均与双核版SU9400/SU9300不尽相同。

这样一来Intel的ULV战略自然明朗了,从核心的目标市场分析,赛扬品牌的ULV核心主要面对的是入门级市场,奔腾品牌的ULV处理器主打中低端市场。单核的酷睿2 ULV核心则面对主流价位市场,早已在Mac Air等突破性产品中大放异彩的酷睿2双核ULV则横跨中端和高性能市场。因此我们也不难看出,Intel打出的ULV这一张牌实际上横跨了入门级到顶级性能的全线笔记本产品,超轻薄全功能笔记本覆盖各个价位的盛景就要到来了。

纵观时下的笔记本市场,除了Intel外也有其余核心厂商也看到了上网本和笔记本之间的新蓝海,同时推出了这一类的相关平台。例如日前某核心厂商推出的低功耗平台,其处理器功耗为15W,高于ULV家族,而性能和ULV中目前最低端的赛扬723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依然有些不尽人意。反观Intel,ULV核心被明确限定在10W功耗之下,能够敢于如此设定规范,和Intel本身的技术底蕴密切相关。

遺夨◆
嗯嗯顶顶谢谢分享
展开Biu

嗯嗯顶顶谢谢分享。哈哈。我第一个顶。沙发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