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ward BIOS 公司 (美国)
Award BIOS 公司 (台湾)
Award 技术咨询中心 (只限email)
AMI BIOS 公司
Microid Research
Micro Firmware , 开发并发行Phoenix BIOS及升级BIOS数据文件
Phoenix BIOS 公司
Unicore :提供BIOS升级数据文件 (只限Award BIOS)
台湾各大主板厂商及BIOS更新数据相关网址
--------------------------------------------------------------------------------
华硕ASUS(http://www.asus.com.tw )
486电脑BIOS升级程序网址( http://www.asus.com.tw/Products/Bios/bios-486.html )
Pentium电脑BIOS升级程序网址( http://www.asus.com.tw/Products/Bios/bios-p54.html )
Pentium pro和PentiumⅡ电脑BIOS升级程序网址( http://www.asus.com.tw/Products/Bios/bios-p6.html )
技嘉GIGABYTE(http://www.giga-byte.com )
Beta BIOS系列(http://www.giga-byte.com/gigabyte-web/sw_bata.htm)
AGP BIOS系列( http://www.giga-byte.com/gigabyte-web/swagp.htm )
Intel 440GX 系列( http://www.giga-byte.com/gigabyte-web/swgx.htm )
Intel 440BX 系列( http://www.giga-byte.com/gigabyte-web/swbx.htm )
Intel 440ZX 系列( http://www.giga-byte.com/gigabyte-web/swzx.htm )
Intel 440EX 系列( http://www.giga-byte.com/gigabyte-web/swex.htm )
Intel 440LX 系列( http://www.giga-byte.com/gigabyte-web/swlx1.htm )
Intel 430TX 系列( http://www.giga-byte.com/gigabyte-web/swtx.htm )
VIA 系列( http://www.giga-byte.com/gigabyte-web/swvia.htm )
ALi 系列( http://www.giga-byte.com/gigabyte-web/swali.htm )
SiS 系列( http://www.giga-byte.com/gigabyte-web/swsis.htm )
其他旧型号主板( http://www.giga-byte.com/gigabyte-web/swother.htm )
微星MSI(http://www.ecs.com.tw)
MS-41系列主板( http://www.msi.com.tw/chinese/bios/486.htm )
MS-51系列主板( http://www.msi.com.tw/chinese/bios/51.htm )
MS-61系列主板( http://www.msi.com.tw/chinese/bios/61.htm )
升技 [ABIT] (http://www.abit.com.tw/html/cload.htm)
联尚 [AIR] (http://www.airwebs.com/download.html)
浩鑫 [SHUTTLE] ( ftp://ftp.spacewalker.com/bios/)
建基 [AOPEN] (http://w3.aopen.com.tw/tech/biosdrv.htm)
映泰 [BIOSTAR] (http://192.72.144.27/service.htm)
艾崴 [IWILL] (http://www.iwill.com.tw/csupport/index_bios.html)
捷邦 [J-BOND] (http://www.jbond.com/companyf.html)
迈科 [MICRONICS] (http://www.micronics.com/)
梅捷 [SOYO] (http://www.soyo.com.tw/chinese/product/biosup.htm)
丽台 [SUPERMICRO] (http://www.supermicro.com/download/dlframe.htm)
磐英 [EPOX] (http://www.epox.com/support/bios.html)
忆华 [EFA] (http://www.efa.com.tw/elec/efa/c-service.html)
友通 [DFI ] (http://components.dfiweb.com/support/downloads.asp)
精英 [ECS] (http://www.ecs.com.tw/ecs/ecs/spp-m.htm)
大众 [LEO] (http://www.fic.com.tw/techsupport/bios/index.htm)
迈肯 [MYCOMP] (http://www.mycomp-tmc.com/BIOS.htm)
福扬 [FYI] (http://www.fyi.com.tw/download-c.htm)
中凌 [ATREND] (http://www.atrend.com.tw/download/frame-bios.html)
海洋 [OCTEK] (http://www.oceanhk.com/drivers/others/biso)
宏基 [ACER] (http://www.aopenamerica.com/tech/mainbd/default.htm)
联想 [QDI] (http://www.qdigrp.com/driver.htm)
宏鹰 [PCCHIPS] (http://www.pcchips.com.tw/BIOS.html)
捷波 [JETBOARD] (http://www.jetway.com.tw/evisn/jwd/jwd01/index.html)
联讯 [DATAEXPERT] (http://www.dataexpert.com.tw/service/)
皇朝 ( http://megastar.kamtronic.com )
承启( http://www.chintech.com.tw )
钻石( http://www.dfiweb.com )
致福( http://www.gvc.com.tw )
英特尔( http://www.intel.com )
华基( http://www.zida.com )
麒麟( http://www.pcchips.com )
BIOS相关软件
--------------------------------------------------------------------------------
AMI Setup Version 2.99: AMI Setup 是一个基于 386/486/Pentium PC的AMI BIOS外部设置工具,它能保存设置到磁盘中并可以恢复,你的配置,并且它允许你设置BIOS中一些难以改变的配置
BIOS Password cracks:BIOS密码破解
CTBIOS: 这个程序是由 Andreas Stiller编写,他能识别主板的生产厂商等信息
TweakBIOS: 允许你改变BIOS中难以设置的选项(支持不同的芯片组)
教授 BIOS 设置 (GOOD)
--------------------------------------------------------------------------------
AMI BIOS Survival Guide v3.1
Award Documentation and Whitepapers: 提供非常有用的技术信息,并有相关文档和软件下载
Instructions on how to change the EPA Logo of your Award BIOS :教我们怎样把BIOS中的 EPA文档换成自己喜欢的LOGO(并不是《电脑报》上的)
Phoenix BIOS error beep codes :Phoenix BIOS错误信息代码详解
ZDNet Links
Jan's PC Upgrade problems Page :教我们怎样处理BIOS升级时出现的问题,比如 IDE硬盘的容量极限等
Getting beyond the ATA 8.4 GB limit :这 IBM的一个网页,教我们怎样处理BIOS不识别8.4G以上硬盘的局限。
Installing Win95 with Award BIOS 4.50G
What all those numbers in your BIOS id string really mean
Matrix Technologies BIOS Web - 著名的硬盘厂商Matrix(迈拓)公司关于BIOS的网站,其中也会教我们怎样处理BIOS不识别8.4G以上硬盘的局限。
PS:仅供参考!
[查看全文]
分区表目录[隐藏]
定义 分区方法 分区表的分区类型 常见的两大类 用Disk Genius修复硬盘分区表
[编辑本段]
定义 分区表是将大表的数据分成称为分区的许多小的子集。
[编辑本段]
分区方法 9i提供四种分区方法:范围分区,列表分区,哈希分区和混合分区;
· 范围分区是根椐分区键的不同取值范围来划分子集的,关键字RANGE, VALUES LESS THAN;
· 列表分区是根椐分区键的一些离散的取值来划分子集的,关键字LIST, VALUES;
· 哈希分区是应用哈希算法将分区键对应到某个子集中去,关键字HASH, PARTITIONS;
· 混合分区只能有两层,第一层是范围分区,第二层可以是列表分区或者哈希分区;
· 范围分区和列表分区中,如果插入记录的分区键没有对应的容纳分区,会产生ORA-14400;
· update操作如果会使记录从一个分区迁移到另一个分区,且分区表的ROW MOVEMENT属性是DISABLE,会产ORA-14402;
· 分区表上的索引有两大类:普通的二叉树索引,分区索引,下面讲到的都是分区索引:
· 按索引分区和表分区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分为局部索引和全局索引;
Ø 局部索引的索引分区和表分区间是一一对应的,全局索引则相反;
Ø 局部索引的分区方法可以用上面提到四种的任何一种,全局索引的分区方法只有范围分区(而且最高的分区必须用MAXVALUE来定义);
Ø ORACLE自动维护局部索引的分区,当表分区被合并,分裂或删除时,关联的索引分区也会被合并,分裂或删除;对分区表执行管理操作时会使其上的全局索引失效;
Ø 建在分区表的位图索引必须是局部分区索引;
Ø ORACLE推荐尽可能地使用局部索引;
· 按索引栏位和分区键间的关系分为前缀索引和非前缀索引;
Ø 前缀索引最前面的栏位是分区键栏位,非前缀索引相反;
· 在这两种分类方法的四种组合中,只有三种有效(局部前缀索引,局部非前缀索引,全局前缀索引),不存在全局非前缀索引;
· 分区表给CBO带来很多选项,如分区排除,并行分区连接等。
一个硬盘经过FDISK的划分和高级格式化以后,会在所属的操作系统中建立分区表,记录一些有关硬盘给哪一种操作系统使用,硬盘的容量大小以及开始磁柱面和结束磁柱面的分配,哪一个硬盘启动,引导区(Boot Sector),文件分配表(FAT)、根目录和数据区等一系列数据。现将分区表内的内容归纳如下:
A、分区表是创建在硬盘的第0磁柱面、第0磁道,第1个扇区上。
B、记录操作系统的数据(DOS,OS2或其他OS)。
C、记录分区硬盘的C(磁柱面)、H(磁头),S(扇区)的数量。
D、记录分配的磁柱面(Cylinder)的开始。结束和容量。
E、记录可启动的硬盘(Active)。
F、建立引导区(Boot Sector)。
G、建立文件分配表(FAT)。
H、建立根目录。
I、建立数据存储区。
[编辑本段]
分区表的分区类型 分区的类型:范围、散列、列表、组合
A、如果需要将行映射到基于列值范围的分区时,就使用范围分区方法--条件是数据可以被划分成逻辑范围;当数据在整个范围内能被均等地划分时性能最好,明显不能均分时须使用其他分区方式。Partition By RANGE(columns) (partition partition name Values Less Then (value) Tablespace tbsname,......);
B、如果数据不那么容易进行范围分区,但为了性能和管理的原因又想分区时,就使用散列分区方法--散列分区方法提供了在指定数量的分区中均等地划分数据的方法。基于分区键的散列值将行映射到分区中。Partition By HASH(columns) Partitions sums Store In (tbsname list);
C、当需要明确地控制如何将行映射到分区时,就使用列表分区方法--每个分区的描述中为该分区列制定一列离散值。是特意为例三支的模块化数据划分而设计的,可以将无序的和不相关的数据集进行分组和组织到一起。不支持多列分区;Partition By LIST (column) (Partition partition name> Values (value list),......);
D、组合分区方法是在分区中使用范围分区方法分区数据,而在子分区中使用散列分区方法--适合于历史数据和条块数据两者,改善了范围分区及其数据防止的管理型,并提供了散列分区的秉性机制的优点;PARTITION BY RANGE(columns 1)SUBPARITION By HASH(columns 2) SUBPARTITIONS sums STORE IN (tbsname list) (PARTITION partition name VALUES LESS THAN (value) TABLESPACE tbsname,......);实际数据存储在自分区,分区只是个逻辑属性
文件分配表FAT(File Allocation Table)用来记录文件所在位置的表格.它对于硬盘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假若丢失文件分配表,那么硬盘上的数据就会因无法定位而不能使用了。不同的操作系统所使用的文件系统不尽相同,在个人计算机上常用的操作系统中,DOS 6.x及以下版本和Windows 3.x使用FAT16;OS/2使用HPFS;Windows NT则使用NTFS;而MS-DOS7.10/8.0(Windows 95 OSR2及Windows 98自带的DOS)及ROM-DOS 7.x同时提供了FAT16及FAT32供用户选用。其中我们接触最多的是FAT16、FAT32文件系统。
Windows95 OSR2和Windows 98开始支持FAT32 文件系统,它是对早期DOS的FAT16文件系统的增强,由于文件系统的核心--文件分配表FAT由16位扩充为32位,所以称为FAT32文件系统。在一逻辑盘(硬盘的一分区)超过 512 兆字节时使用这种格式,会更高效地存储数据,减少硬盘空间的浪费,一般还会使程序运行加快,使用的计算机系统资源更少,因此是使用大容量硬盘存储文件的极有效的系统。
硬盘分区表的位置和标记
分区表一般位于硬盘某柱面的0磁头 1扇区.而第1个分区表(也即主分区表)总是位于
(0柱面,1磁头,1扇区),剩余的分区表位置可以由主分区表依次推导出来.分区表有64个字节,占据其所在扇区的[441-509]字节.要判定是不是分区表,就看其后紧邻的两个字节(也即[510-511])是不是 "55AA",若是,则为分区表。
(一)FAT32 文件系统将逻辑盘的空间划分为三部分,依次是引导区(BOOT区)、文件分配表区(FAT区)、数据区(DATA区)。引导区和文件分配表区又合称为系统区。
(二)引导区从第一扇区开始,使用了三个扇区,保存了该逻辑盘每扇区字节数,每簇对应的扇区数等等重要参数和引导记录。之后还留有若干保留扇区。而FAT16文件系统的引导区只占用一个扇区,没有保留扇区。
(三)文件分配表区共保存了两个相同的文件分配表,因为文件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簇链)及空闲空间的管理都是通过FAT实现的,FAT如此重要,保存两个以便第一个损坏时,还有第二个可用。文件系统对数据区的存储空间是按簇进行划分和管理的,簇是空间分配和回收的基本单位,即,一个文件总是占用若干个整簇,文件所使用的最后一簇剩余的空间就不再使用,而是浪费掉了。
从统计学上讲,平均每个文件浪费0.5簇的空间,簇越大,存储文件时空间浪费越多,利用率越低。因此,簇的大小决定了该盘数据区的利用率。FAT16系统簇号用16位二进制数表示,从0002H到FFEFH个可用簇号(FFF0H到FFFFH另有定义,用来表示坏簇,文件结束簇等),允许每一逻辑盘的数据区最多不超过FFEDH(65518)个簇。FAT32系统簇号改用32位二进制数表示,大致从00000002H到FFFFFEFFH个可用簇号。FAT表按顺序依次记录了该盘各簇的使用情况,是一种位示图法。
每簇的使用情况用32位二进制填写,未被分配的簇相应位置写零;坏簇相应位置填入特定值;已分配的簇相应位置填入非零值,具体为:如果该簇是文件的最后一簇,填入的值为FFFFFF0FH,如果该簇不是文件的最后一簇,填入的值为该文件占用的下一个簇的簇号,这样,正好将文件占用的各簇构成一个簇链,保存在FAT表中。0000000H、00000001H两簇号不使用,其对应的两个DWORD位置(FAT表开头的8个字节)用来存放该盘介质类型编号。FAT表的大小就由该逻辑盘数据区共有多少簇所决定,取整数个扇区。
(四)FAT32系统一簇对应8个逻辑相邻的扇区,理论上,这种用法所能管理的逻辑盘容量上限为16TB(16384GB),容量大于16TB时,可以用一簇对应16个扇区,依此类推。FAT16系统在逻辑盘容量介于128MB到256MB时,一簇对应8个扇区,容量介于256MB到512MB时,一簇对应16个扇区,容量介于512MB到1GB时,一簇对应32个扇区,容量介于1GB到2GB时,一簇对应32个扇区,超出2GB的部分无法使用。显然,对于容量大于512MB的逻辑盘,采用FAT32的簇比采用FAT16的簇小很多,大大减少了空间的浪费。
但是,对于容量小于512MB的盘,采用FAT32虽然一簇8个扇区,比使用FAT16一簇16个扇区,簇有所减小,但FAT32的FAT表较大,占用空间较多,总数据区被减少,两者相抵,实际并不能增加有效存储空间,所以微软建议对小于512M的逻辑盘不使用FAT32。
另外,对于使用FAT16文件系统的用户提一建议,硬盘分区时,不要将分区(逻辑盘)容量正好设为某一区间的下限,例:将一逻辑盘容量设为1100M(稍大于1024M),则使用时其有效存储容量比分区为950M的一般还少,因其簇大一倍,浪费的空间较多。还有,使用FDISK等对分区指定容量时,由于对1MB的定义不一样(标准的二进制的1MB为1048576B,有的系统将1MB理解为1000000B,1000KB等),及每个分区需从新磁道开始等因素,实际分配的容量可能稍大于指定的容量,亦需注意掌握。
(五)根目录区(ROOT区)不再是固定区域、固定大小,可看作是数据区的一部分。因为根目录已改为根目录文件,采用与子目录文件相同的管理方式,一般情况下从第二簇开始使用,大小视需要增加,因此根目录下的文件数目不再受最多512的限制。FAT16文件系统的根目录区(ROOT区)是固定区域、固定大小的,是从FAT区之后紧接着的32个扇区,最多保存512个目录项,作为系统区的一部分。
(六)目录区中的目录项变化较多,一个目录项仍占32字节,可以是文件目录项、子目录项、卷标项(仅跟目录有)、已删除目录项、长文件名目录项等。目录项中原来在DOS下保留未用的10个字节都有了新的定义,全部32字节的定义如下:
(1) 0-- 7字节 文件正名。
(2) 8--10字节 文件扩展名。
(3) 11字节 文件属性,按二进制位定义,最高两位保留未用,0至5位分别是只读位、隐藏位、系统位、卷标位、子目录位、归档位。
(4) 11--13字节 仅长文件名目录项用,用来存储其对应的短文件名目录项的文件名字节校验和等。
(5) 13--15字节 24位二进制的文件建立时间,其中的高5位为小时,次6位为分钟。
(6) 16--17字节 16位二进制的文件建立日期,其中的高7位为相对于1980年的年份值,次4位为月份,后5位为月内日期。
(7) 18--19字节 16位二进制的文件最新访问日期,定义同(6)。
(8) 20--21字节 起始簇号的高16位。
(9) 22--23字节 16位二进制的文件最新修改时间,其中的高5位为小时,次6位为分钟,后5位的二倍为秒数。
(10)24--25字节 16位二进制的文件最新修改日期,定义同(6)。
(11)26--27字节 起始簇号的低16位。
(12)28--31字节 32位的文件字节长度。
其中第(4)至(8)项为以后陆续定义的。 对于子目录项,其(12)为零;已删除目录项的首字节值为E5H。在可以使用长文件名的FAT32系统中,文件目录项保存该文件的短文件名,长文件名用若干个长文件名目录项保存,长文件名目录项倒序排在文件短目录项前面,全部是采用双字节内码保存的,每一项最多保存十三个字符内码,首字节指明是长文件名的第几项,11字节一般为0FH,12字节指明类型,13字节为校验和,26--27字节为零。
(七)以前版本的 Windows 和DOS与 FAT32 不兼容,不能识别FAT32分区,有些程序也依赖于 FAT16 文件系统,不能和 FAT32 驱动器一道工作。将硬盘转换为 FAT32,就不能再用双引导运行以前版本的 Windows(Windows 95 [Version 4.00.950]、Windows NT 3.x、Windows NT 4.0 和 Windows 3.x)。
[编辑本段]
常见的两大类 (1)FAT32
一种从文件分配表(FAT)文件系统派生而来的文件系统。与FAT相比,FAT32能够支持更小的簇以及更大的容量,从而能够在FAT32卷上更为高效的分配磁盘空间。
(2)一种能够提供各种FAT版本所不具备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与先进特性的高级文件系统。NTFS能够使用日志文件与检查点信息来恢复文件系统的一致性。在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中,NTFS还能提供诸如文件与文件夹权限、加密、磁盘配额以及压缩之类的高级特性。
区别如下:
(1)Win 2000可以同时支持FAT32和NTFS两种文件系统,FAT32长于与Win 9X的兼容性,NTFS长于系统安全性。
(2) FAT32文件系统可以重新定位根目录和使用FAT的备份副本。另外FAT32分区的启动记录被包含在一个含有关键数据的结构中,减少了计算机系统崩溃的可能性。 NTFS分区上的压缩文件进行读写时不需要事先由其他程序进行解压缩,当对文件进行读取时,文件将自动进行解压缩;文件关闭或保存时会自动对文件进行压缩。
[编辑本段]
用Disk Genius修复硬盘分区表 1、运行Diskgenius,记住一定要在纯Dos下运行、这样你后面做的工作才会生效,运行后它会自动检测当前硬盘并将每个分区的信息详细提供给你(如图1)。左边柱形图表示硬盘、有几截就代表有几个分区,最下面深蓝色的是主分区,上面一大截灰色的是被误克隆后丢失的分区(现在变成了未分配区域),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一大截灰色区域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正常是带网格的蓝色);右边的图表是硬盘及各分区的参数信息、非常明了。
2、在莱单栏点选“工具/重建分区”,Diskgenius便开始搜索并重建分区。
搜索过程可采用“自动方式”或“交互方式”,“自动方式”保留发现的每一个分区、“交互方式”对发现的每一个分区给出提示并由用户选择。
这里我们点选“自动方式”
3、接下来出现搜索进度指示界面
很快分区表重建就完成了,这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左边柱形图的灰色区域变成带网格的蓝色了,右边图表中是各分区的详细信息。“呀!那不是以前的分区吗?”这位仁兄兴奋地叫了起来,呵呵,别急,工作还没完呢!要让它生效就赶快点击“确定”吧。
4、点选菜单栏“工具/重写主引导记录”
Diskgenius一阵忙活,很快就将分区信息更改完毕(如图7),点击“重新启动”,一切OK!
等熟悉的Windows桌面出现后,这位仁兄便迫不急待地打开“我的电脑”,呵呵、D、E、F盘全都回归了,再进去查看里面的文件,哇!全部毫发未损。[1]
[查看全文]










提到挖掘显卡性能, DIYer 立刻会想到超频。但常用的超频软件仅仅改变芯片和显存的频率,显存时序和芯片电压等参数都不能调节,这些也导致不能完全挖掘出显卡的潜力,因为这些存储在显卡BIOS的数据,一般超频软件难以企及。而且通过软件超频的方法,显卡在重新启动后可能就会恢复未超频的正常状态了,所以直接刷新显卡 BIOS 无疑是熟手超频玩家的最佳选择,这样不但能榨干显卡的性能油水,又可以免去后顾之忧,一次性搞定。
修改显卡的 BIOS 和修改主板的 BIOS 的过程类似,一般都是先提取显卡的原版 BIOS 进行备份,然后使用修改软件修改(有些情况下此步骤可以跳过),最后把修改后的文件刷回 BIOS 。下面笔者分别介绍 A 卡和 N 卡的刷新方法。
一、 NVIDIA 显卡 BIOS 的刷新
由于 BIOS 刷新工作在纯 DOS 状态下运行更可靠,所以需要准备一张 win98/ME 启动光盘 ,通过该启动盘可以引导系统进入纯 DOS 环境。下面 笔者以 NVIDIA 的专门刷新工具 NVFLASH 为例进行讲解(笔者的 NVFLASH 存放路径为 D: \nvflash ,注意: NVFLASH 不能放在如“ D:\ 显卡工具 \ ”这样的中文目录下)。
STEP1 备份显卡 BIOS
为了以防显卡 BIOS 刷新失败,很有必要将原版的 BIOS 进行提取和备份。利用启动盘进入纯 DOS 环境,进入 D 盘然后输入“ cd nvflash ”回车,进入 NVFLASH 的存放目录,最后输入 BIOS 备份命令“ nvflash -b backup.rom ”,显卡 BIOS 就以备份于文件名为 backup 的 rom 文件中。其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
而备份生成的 backup.rom 文件则默认地存放于 NVFLASH 软件所在的文件夹,如下图示:
STEP 2 修改 BIOS 文件
这一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对 BIOS 进行修改,若用户想刷入 BIOS 的是在厂商的网站上找到新版本的 ROM 文件,可以跳过这一步。
重启后回到 windows 系统,用 nVidia_BIOS_Modifier 软件对上述 backup.rom 文件进行修改。打开“ File ”菜单的“ Open BIOS image ”命令,打开刚才保存的 backup.rom 文件。该软件共有“ General Info ”、“ Voltage Table ”、“ Performer Table ”、“ Thermosensor&Timings ”四个选项卡,由于篇幅关系这里不做详述,只给出个选项卡大概的作用,其更多功能留给读者自己摸索。
显卡的基本信息可以在“ General Info ”选项卡中修改,建议用户不改动该处信息
核心电压修改,但不要超过默认电压的 10%
根据修改的核心电压,可以在此选项卡确定不同的频率和使用规格,最终结果用户可以通过超频软件测试并通过后的最终频率。
显存时序的修改,修改显存时序也同样可能提高显卡的工作效率,但不建议新手修改显存时序
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以上选项修改完毕后,点击“ File ”菜单的“ Save BIOS image ”命令,将修改后的 BIOS 文件保存为 new.rom, 并存放于 NVFLASH 所在的文件夹中。
STEP 3 刷新显卡 BIOS
最后我们将修改好的 BIOS 通过 NVFLASH 刷回去就可以了。刷新显卡的命令为:nvflash - 4 -5 -6 new.rom (若用户使用的是网上下载的 新版本的 BIOS 文件,则把“ new ”改为下载的 ROM 文件名, ),如下图所示
刷新过程中,屏幕会有所抖动,并变黑,持续时间在 10 秒左右。系统如果再次回到 DOS 界面,那么刷新成功了。
小提示: nvflash 和各种命令参数配合使用时,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f :将名为 “filename” 的 BIOS 文件写入显卡的 ROM 芯片中,然后进行校验
-4 -5 -6 : 将名为 “filename” 的 BIOS 文件写入显卡的 ROM 芯片中,但会忽略BIOS文件与显卡不匹配问题,强制进行刷新
-b :从显卡的 ROM 芯片中读取 BIOS ,并以 “filename” 的名字保存
-k :从显卡的 ROM 芯片中读取 BIOS ,并与名为 “filename” 的 BIOS 文件比较
-c :检测显卡 ROM 芯片是否支持刷新
-h : BIOS 升级完成后重启机器
-? :获取刷新程序的详细说明,包括命令行参数、支持的 ROM 芯片等
注意:部分显卡在使用符合本显卡型号的BIOS进行刷新时,使用-4-5-6参数反而不能正常运行,这时不佳参数直接刷新即可。
二、 ATI 显卡 BIOS 刷新
A 卡的刷新方法与上述的 N 卡的刷新方法大同小异,只是所用的软件有所不同。
STEP1 提取显卡 BIOS
这里我们用 ATIWinflash 来提取显卡 BIOS 。在 windows 下启动 ATIWinflash 后,点击“保存”按钮,将显卡 BIOS 信息保存于 atibackup.com 文件中。
STEP 2 修改 BIOS 文件
这一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对 BIOS 进行修改,若用户想刷入的是在厂商的网站上找到新版本的 BIOS 文件,可以跳过这一步。
A 卡的 BIOS 修改笔者推荐用 ATI Radeon BIOS Tuner 汉化版,其操作界面简洁而且汉化后更适合于新手使用。点击“打开”按钮载入上一步保存的 atibackup.com 文件,如下图所示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显卡设备信息、 核心电压 、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显存的 CL 、 RCD 、 RP 、 RAS 等参数,修改完成后点击“另存为”按钮,将其存储为 atinew.rom 文件(不能放在如“ D:\ 显卡工具 \ ”这样的中文目录下)。
STEP 3 刷新显卡 BIOS
这里使用 A 卡 BIOS 刷新工具 Flashrom 。重启机器进入纯 DOS 环境,并进入上一步生成的 atinew.rom 所在的文件夹。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flashrom -p 0 atinew.rom” , 按 Enter 键之后,程序便会将新 BIOS 写入当前显卡的 BIOS 芯片之中。等待数秒之后,如果发现没有出现错误信息则可以重新启动电脑了。(注意,在输入上述命令时, “Flashrom” 与 “-p” 之间有一个空格 ;“-p” 与 “0” 之间也有一空格,此处的 0 为数字 0 ,它表示系统中显卡的编号, 0 与 atinew.rom 之间也有一空格。)
小提示:Flashrom和各种命令参数配合使用时,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p :向显卡ROM芯片中写入名为“filename”的BIOS文件
-s :显卡ROM芯片中的BIOS文件进行备份,并命名为“filename”
-i :显示ATi显卡的参数信息
三. 显卡刷新 BIOS 失败的解决办法
刷新后如果出现花屏或不稳定现象,这时就要把备份好的 BIOS 文件重新刷回到显卡中,具体刷新的方法跟刷新新版 BIOS 的方法一样(注意:使用nvflah刷回原版bios的时候最好使用nvflash -f 命令,根据笔者经验使用强制刷新的nvflash -4 -5 -6 有时候反而不行)。
刷新后如果出现黑屏,则补救方法如下: 首先将损坏的 AGP 或 PCI-E 显卡拔下来,插上 PCI 显卡后开机,进入主板 BIOS 设置程序,选择 Intergrated Peripherals 选项,将 Inti Display First 项的值改为 PCI SLOT ,然后保存设置并关机。然后将 AGP 卡或者 PCI-E 重新插上,但仍让显示器连接在 PCI 显卡上,然后重新开机,最后按照前面的刷新方法,将正确的 ROM 文件刷回去即可。如果没有 PCI 显卡,而主板支持双 PCI-E 显卡,这是可以在主板上插入两张不同品牌的显卡,再次刷新即可。例如损坏的那张是 PCI-E 的 ATI 显卡,那么就再插入一张 NVIDIA 的显卡。
四、注意事项
1 、修改频率之前,最好要用 Rivatuner 等测试工具先测试你的显卡能否在该频率下工作,否则有可能会因为频率过高,显卡开机黑屏。
2 、用户在修改 rom 文件时应该逐项对比频率、电压、显存时序的区别并适当修改参数,各项参数不要一次性提升太多,可适当调低,多次刷新。
3 、刷新过程中不能出现断电或电压不稳的情况,否则刷新失败。
本文叙述的显卡 BIOS 刷新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一般情况下,只要严格按照上述步骤操作,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最后提醒大家一句,更新 BIOS 是件具有风险的动作,若非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硬件功力,请勿轻易尝试。
[查看全文]
刚接触笔记本电脑的朋友会有很多问题,笔者尝试将这些问题集中起来,给大家一个尽可能满意的回答,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CPU篇
Q1:“迅弛”到底是什么,用奔腾-M处理器的就是迅弛吗?
答:“迅弛”并不是简单地只指处理器,它是一个包括处理器、芯片组、无线网卡的系统总称。严格意义上来说,“迅弛”这个系统中的处理器只能是奔腾-M处理器,不包括赛扬-M处理器。因此只有采用“奔腾-M处理器+ Intel 855/915芯片组+无线网卡”配置的机型才能称为“迅弛”。消费者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的蝴蝶标志来辨认“迅弛”机型。
Q2: 奔腾-M处理器与赛扬-M处理器的有什么区别?
答:奔腾-M与赛扬-M处理器的核心、构架上都是相同的,区别主要有两个:奔腾-M支持自动降频节电的 Intel SpeedStep技术,可以带来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而赛扬-M则不支持该技术;奔腾-M比同核心的赛扬M处理器的二级缓存高出一倍,比如采用Banias核心的奔腾-M的二级缓存为1M,而赛扬-M仅为512K。
Q3:奔腾M处理器与赛扬M处理器性能差别大吗?
答:和台机上赛扬处理器与奔腾处理器性能的巨大差距不同,赛扬M处理器的性能比同频率的奔腾M处理器仅低10%左右。
Q4:为什么有的赛扬-M处理器能自动降频?
答:个别机型采用了相关软件对赛扬M处理器进行了降频,与奔腾M处理器采用降低倍频达到降频的原理不同,塞扬M是通过降低外频来实现频率的下降,这样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对台机熟悉的朋友知道,外频的频繁更换对一些设备会有不良的影响。
Q5:AMD的处理器能自动降频吗?
答:AMD的处理器都支持类似SpeedStep的“PowerNow!”技术,能够自动降频,但效果与Speedstep还有一定的差距。
Q6:赛扬M处理器能无线上网吗?
答:能不能无线上网只与机型是否配备无线网卡有关,而与处理器没有任何关系。比如Apple的iBook G4系列,虽然没采用奔腾M处理器,但能通过AirPort Extreme无线网卡进行无线上网。
显卡篇
Q1:独立显卡和集成显卡的区别是什么,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集成显卡的显示芯片是集成在主板上,没有显存,只能是靠共享一定的内存作为显存;独立显卡的显示芯片并不集成在主板上,显存是独立的,不需要占用内存。 集成显卡的特点是性能一般,但基本能满足一些日常应用,发热量和耗电量相对于独立显卡来说较低,需要占用内存。独立显卡的性能虽强,但发热量和功耗比较高,不占用内存。
Q2:目前的独立显卡型号有哪些?性能如何?
答:ATI的 MOBILITY Radeon系列:9200、9600、9700(9700se)、X300、X600、X700;nVidia的 GeForce Go 系列:6200TC、6600。 性能上的比较(同为64M显存的情况下): X700(128bit)>6600>X700(64bit)>9700>X600>9600>6200TC>X300>9700se>9200
Q3:为什么用电池测试显卡的时候分数很低?
答:在使用电池的环境下,显卡会降低显示芯片的频率,自然测出来的分数不高。
Q4:集成显卡的显存可以更改吗?
答:集成显卡的显存容量可以在BIOS里面设置,而最大的显存容量要看芯片组的支持程度。比如 Intel 855GM/GME最大只支持64M,而915GM可以支持到128M。
Q5:笔记本的显卡能升级吗?
答:不管是独立显卡还是集成显卡,目前而言基本上无法升级(排除采用特殊接口的独立显卡)。因此选购的之前一定要想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购买。
内存篇
Q1:我现在的机型上用的是DDR内存,能升级到DDR2吗?
答:不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者在金手指上的缺口不同,造成了无法兼容。而笔记本的内存插槽是固定在主板上的,所以更换插槽基本上是无法实现。
Q2:内存怎么少了?
答:集成显卡占用了一定的内存。此外如果选购nVidia的 GeForce Go 6200TC显卡,6200虽然为独立显卡,但它支持“TurboCache”技术,允许分配一定的内存来提高性能。
Q3:怎么才能打开双通道?
答:首先明确支持双通道的只有 Intel的915GM/PM芯片组,对与855系列芯片组来说是没有这项技术的。其次915芯片组只支持DDR2内存的双通道,意味着DDR内存是无法打开双通道的。最后双通道在BIOS里面打开。
Q4:AMD的机型支持双通道吗?
答:AMD的机型是否支持双通道关键是看AMD的处理器是否支持,与芯片组是否支持无关。不过现在发布的AMD移动处理器都不支持双通道。
Q5:升级内存后,原配内存要保留吗?
答:最好保留,因为有些品牌对保修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如果更换内存可能会失去保修的权利。(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品牌在维修的时候仅仅是对消费者自行更换的内存不予保修。)
屏幕篇
Q1:亮点、暗点、坏点各指什么?
答:亮点就是我们俗称的彩点,暗点则是在屏幕全白时出现的黑点。坏点则包括了亮点和暗点。坏点在液晶屏制造时产生,是不可修复的。关于液晶屏的坏点的国家标准很低,12个坏点都算合格。
Q2:什么是可视角度?
答:可视角度大小决定了用户可视范围的大小以及最佳观赏角度。如果太小,用户稍微偏离屏幕正面,画面就会失色。一般用户可以以120度的可视角度来作为选择标准。
Q3:笔记本液晶屏的响应时间大概是多少?
答:一般来说响应时间越短越好。响应时间越短,在看高速移动的画面时就不会感到“拖影”的痕迹。按照人眼的反应时间,响应时间如果超过40ms,就会出现运动图像的迟滞现象。如今大多数的笔记本所采用液晶屏响应时间都在25~30ms左右。
Q4:笔记本液晶屏的亮度足够吗?
答:如今一般的笔记本液晶屏亮度在150流明左右,对于日常应用已经足够。采用高亮设计的液晶屏亮度在250流明,而采用WSSV技术的NEC的液晶屏达到了320流明的高亮度。
Q5:液晶屏使用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液晶屏是很脆弱的部件,如果顶盖硬度不够,注意不要让重物压在上面;对于液晶屏的表面注意不要划伤,最好能贴上保护膜;笔记本空闲时,最好关掉液晶屏以延长寿命。
重量篇
Q1:什么是机身重量?
答:不包括电池和电源适配器时笔记本的重量,又称为裸机重量。
Q2:什么是旅行重量?
答:机身重量、电池重量、电源适配器重量的总和。如果是外置光驱机型,则不包括光驱的重量。
Q3:电池的重量有多少?电源适配器呢?
答:电池的重量与电芯的数目有关。3芯电池重量在0.2Kg左右,6芯电池重量在0.3~0.4Kg之间,12芯电池重量则达到0.6Kg。而电源适配器的重量一般在0.4~0.5kg之间。
Q4:什么是带旅行匣的重量?
答:为了更方便携带,可抽取式光驱可以换成旅行匣,重量可以减轻0.4Kg左右。
电池篇
Q1:平常所说的3芯、6芯电池指的什么?与电池容量有关吗?
答:3芯、6芯是指电池中的电芯数目。电芯越多电池的容量越大,使用时间也就越长。
Q2:笔记本的电池有哪些类型?
答:主要有镍铬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它们一般表示为:镍镉Ni-Cd、镍氢Ni-MH、锂电Li。最近几年,在笔记本领域还出现了一种燃料电池。如今的笔记本一般采用锂电池,但少数机型还再使用淘汰掉的镍氢电池,消费者可以从电池的标记上来进行识别。
Q3:为什么厂家只对电池实行一年的保修?
答:锂电的使用寿命比较短。一般锂电的充电次数为只有400-600次,经过特殊改进的产品也不过800多次,使用2年左右就报废了。
Q4:电池为什么用不到厂商标称的时间?
答:测试的条件不一样。有的厂商是用8芯电池进行测试,而给用户的却是6芯电池;有的厂商采用关掉所有程序、调低液晶屏亮度、禁用耗电的接口等手段测出使用时间,而在日常应用中根本不可能达到;有的厂商仅用软件测试,软件可能导致误差。
Q5:电池的使用和保存要注意什么?
答:使用时注意这些问题:开始的几次充电一定要充满8个小时以上,充分激活锂电池;注意不要过度放电;最好不要在使用电源适配器的同时使用电池。 保存注意的问题:一个月最好拿出来充一次;保存时电池不要充满,充入40%~50%的电量为宜;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接口篇
Q1:1394接口有什么用途?
答:1394接口分为4针和6针两种接口,主要用途是与数码摄象机连接传输影像数据。如今一般的笔记本上采用4针的接口,对于外置光驱的机型来说,一般采用6针的接口来连接光驱。当然,苹果笔记本电脑上所采用的就是6针1394接口。
Q2:S端子有什么用途?
答:S端子的主要用途是将笔记本与电视连接起来,将电脑上的画面输入到电视上。
Q3:读卡器有什么用途?
答:读卡器的主要用途是实现数码相机与笔记本电脑的影象数据传输。如今很多数码相机采用存储卡或记忆棒,读卡器可以将这些存储卡和记忆棒中的数据读出传输到笔记本电脑上。
Q4:PC卡插槽有什么用途?
答:PC卡插槽相当于台式机的PCI插槽,不同之处在于PC卡插槽可以即插即用。因此结合不同用途的PC卡,可以实现一定的功能。比如采用PC无线网卡,可以实现无线上网;采用PC电视接受卡,可以收看电视;采用PC声卡,可以增强音效等等。
Q5:USB接口分布很重要吗?
答:比较重要,直接关系到使用的舒适性。如果设计得太挤,在使用多个USB设备时会有冲突;如果只设计在左侧,鼠标使用起来不方便。因此一台好的机型,USB接口的分布也很重要。
[查看全文]
刷新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始刷新显卡BIOS之前,我们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1.确定显卡的型号
目前市场上显卡品牌林立,型号众多。不同品牌的显卡BIOS是不一样的,一般都不能通用。而同一个品牌的显卡,如果采用不同的显示芯片(GPU),BIOS也不一样。即使采用同样显示芯片的产品,如果搭配了不同规格的显存,其BIOS也不相同。因此,在刷新显卡BIOS时,必须“对号入座”。如果刷入了不恰当的BIOS文件,轻则会使显卡工作不正常,重则导致显卡报废。
要确定当前显卡的具体型号,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查看显卡附带的包装盒、说明书,另外,显卡的PCB板上一般会有一张型号贴纸,通过它也能知道显卡的品牌及型号。
2.确定当前显卡的BIOS版本
如何知道厂商推出的BIOS比当前的BIOS版本要新呢?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查看显卡的驱动程序 戳私獾鼻跋钥ǖ腂IOS版本信息。此外,通过EVEREST这个软件也可以了解显卡BIOS的详细信息。
3.下载新版BIOS文件
在厂商的网站上找到新版本的BIOS文件,将它下载到硬盘。需要注意的是,网上提供的下载文件一般都是压缩文件,需要用WinRAR之类的解压缩软件解压缩,注意看解压后的文件,后缀名为.exe的文件是刷新工具(NVIDIA的专用刷新程序为nvFlash.exe,ATi的专用刷新程序为Flashrom.exe。),而诸如“XXXXX.rom”、“XXXXX.bin”之类的文件,则是新的BIOS文件。
4.制作DOS启动盘,准备刷新文件
由于BIOS刷新工作在纯DOS状态下运行更可靠,所以需要制作一张DOS启动盘,通过该启动盘可以引导系统进入纯DOS环境。制作好DOS启动盘后,还要将下载的BIOS刷新程序和升级文件复制到硬盘的同一目录下。比如,在C盘新建一个名为“BIOS”的文件夹,将下载得到的这些文件全部拷贝到该文件夹中。如果发现厂商提供的下载文件中没有附带刷新工具,则还必须到诸如“驱动之家”等网站下载显卡的专用刷新工具。
准备工作一切就绪,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进入显卡BIOS升级的实战阶段了。
如何刷新NVIDIA显卡BIOS
1.确认ROM芯片是否支持刷新
通过启动盘进入到纯DOS环境下,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nvflash -c”,测试显卡BIOS所使用的ROM类型。如果刷新程序支持显卡的ROM芯片,则会列出该芯片的详细信息(如图1),反之则出现错误提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小提示: nvflash和各种命令参数配合使用时,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f :将名为“filename”的BIOS文件写入显卡的ROM芯片中,然后进行校验
-b :从显卡的ROM芯片中读取BIOS,并以“filename”的名字保存
-k :从显卡的ROM芯片中读取BIOS,并与名为“filename”的BIOS文件比较
-c:检测显卡ROM芯片是否支持刷新
-h:BIOS升级完成后重启机器
-?:获取刷新程序的详细说明,包括命令行参数、支持的ROM芯片等
2.备份当前BIOS
备份BIOS的参数是“b”,其命令格式是“nvflash -b ”,即备份显卡BIOS,并存为“filename”文件。此外,备份BIOS的工作还可以事先在Windows下完成,即通过NVIDIA BIOS Editor这个软件进行备份。
3.刷新BIOS过程
完成备份工作以后,再输入“nvflash -f ”即可将新的BIOS写到ROM芯片中。刷新过程中,屏幕会有所抖动,并变黑,持续时间在10秒左右。如果再次回到DOS界面,那么刷新成功了(如图2)。
要特别注意的是,刷新过程中千万不能断电或者中断,以免刷新失败
如何刷新ATi显卡BIOS
1.ATi显卡BIOS常规刷新方法
(1)先备份当前显卡的BIOS。启动机器进入纯DOS环境,并进入C盘下的BIOS文件夹。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Flashrom.exe -s 0 backup.rom”,按Enter键之后,便可将当前显卡的BIOS信息备份到BIOS文件夹中,并命名为“backup.rom”。
注意,在输入上述命令时,“Flashrom.exe”与“-s”之间有一个空格;“-s”与“0”之间也有一空格,此处的0为数字0而不亲帜窸,它表示系统中显卡的编号,即指AGP显卡;0与Backup.rom之间也有一空格。
(2)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Flashrom -p 0 newbios.rom”(“newbios.rom”为升级的BIOS文件名),按Enter键之后,程序便会将新BIOS写入当前显卡的BIOS芯片之中。等待数秒之后,如果发现没有出现错误信息则可以重新启动电脑了(如图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小提示:Flashrom和各种命令参数配合使用时,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p :向显卡ROM芯片中写入名为“filename”的BIOS文件,而num表示系统中其中一个显卡的编号
-s :对系统中第块显卡ROM芯片中的BIOS文件进行备份,并命名为“filename”
-i:显示ATi显卡的参数信息
2.根据实际情况加入刷新命令参数
(1)通过“-f”参数进行强制刷新
Flashrom在刷新显卡BIOS时会检查新BIOS的SSID(BIOS及设备ID),如果发现新BIOS的ID与显卡本身的ID不符,则会拒绝刷新并给出警告信息——提示如果要强制刷新,则需要加入“-f”参数(如图4)。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如果确认新BIOS文件支持当前的显卡,则可以在刷新时输入“Flashrom -p -f 0 newbios.rom”,然后按Enter键执行。注意“-f”与“-p”、“0”之间都有一个空格。
(2)加入“-atmel”或“-sst”参数
对于一些采用mBGA封装显存的显卡,如果加了“-f”参数还是无法刷新,那就要注意:如果显卡的BIOS芯片是ATM公司的,则要在命令中加上“-atmel”参数,也就是“Flashrom -p -f atmel 0 newbios.rom”;如果是SST公司的就加上“ -sst”参数,也就是“Flashrom -p -f -sst 0 newbios.rom” 或“Flashrom -p 0 newbios.rom -f -sst”。
BIOS刷新失败了怎么办
刷新后如果出现花屏或不稳定现象,这时就要把备份好的BIOS文件重新刷回到显卡中,具体刷新的方法跟刷新新版BIOS的方法一样,只不过要将命令行中的“newbios.rom”改为“backup.rom”。接下来着重介绍刷新后出现黑屏的补救措施。
方法1.
首先将AGP显卡拔下来,插上PCI显卡后开机,进入主板BIOS设置程序,选择“Intergrated Peripherals”选项,将“Init Display First”项的值改为“PCI Slot”。然后保存设置并关机。
接下来将AGP卡重新插上,但仍让显示器连接在PCI显卡上,然后重新开机。最后按照前面的刷新方法,将正确的BIOS文件刷回去即可。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输入刷新命令时要明确AGP显卡的编号(0表示AGP接口)。
方法2.
如果没有PCI显卡,也可以“摸黑”操作,即进行“盲刷”操作。首先另找一台机器,并在DOS启动软盘上建立一个自动批处理文件(AUTOEXEC.BAT),在该文本文件中写入以下命令行:“nvflash ”(NVIDIA显卡使用,命令中的为备份的BIOS文件名)或“Flashrom -p 0 Backup.rom”(ATi显卡使用)。
批处理文件编辑完成后,用该软盘重启需要修复显卡BIOS的电脑,读盘结束后等十几秒钟,最后重新启动机器,即可恢复正常。
温馨提示:刷新Bios有一定的风险,刷新Bios前,请备份好原版显示卡Bios,以防万一!
[查看全文]
我们在使用电脑的时候有很多重要的文件是不希望别人看到的,为了把这些最高机密隐藏起来,我们也可谓费尽心机。单纯的修改了隐藏属性,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秘密轻易就被揭穿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其实,在Windows系统中除了更改属性以外,还有几种更加巧妙的隐藏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好,下面我就一一道给大家听。
(1)瞒天过海:这个方法主要是针对一些不想让别人看见的文件,我们首先修改我们想隐藏文件的扩展名,将扩展名修改成在我们系统中没有的类型,比如*.ffh *.jjk 等等,由于这些文件没有跟系统中的任何应用程序相链接,所以这些打不开或者是无法运行的程序是不会轻易引人注意的。不过需要提醒你的是,再修改完成后自己一定要记住哪些是我们修改的,不然一不小心删除了可就麻烦了。
(2)借鸡下蛋:很多朋友大概都知道在Windows目录中又一个用来专门存储字体的文件夹FONTS目录,这个目录下面有一个DESKTOP.INI文件,如果你看不到,可以用查找功能来找到此文件。找到文件后,我们进入DOS环境,将FONTS目录中的DESKTOP.INI文件拷贝到任何一个我们想要隐藏的文件夹中,此时我们会发现这个文件夹中的文件突然不见了,而且所有的内容都成为了字体文件,这个目录中的一切都似乎与c:\windows\FONTS中的相同。这时我们的文件已经成功的隐藏了。如果想找到隐藏的文件命也很容易,只需要用右键点击文件夹,然后选择查找功能,找到DESKTOP.INI这个文件,删除即可。
(3)废物利用:这个方法比较隐蔽一些,它主要是利用Windows系统自身的回收站来达到隐藏的目的。当然,我们可不是单纯的将文件或者文件夹拖到回收站中隐藏,而且与上面的方法不通的是,即便你启动显示所有文件功能和查找功能都无法看到我们索引隐藏的东东。首先我们进入DOS状态,然后进入到回收站的文件夹,进入后使用dir /a 这个命令找到DESKTOP.INI文件,然后通过ATtrib -s -h -r desktop.ini这个命令将文件的属性去掉,我们再将此文件复制到任何一个我们想隐藏起来的文件夹中,这时你会发现,你想隐藏的文件夹此刻已经悄悄的变成回收站了。而且不会影响计算机原有回收站的使用,即使我们清空回收站也不会影响里面的文件,当然,我们再想查看的时候也许要麻烦一些,首先进入DOS状态,然后进入我们隐藏的文件夹,并把文件夹中的DESKTOP.INI文件删除,此时原来的文件又回显出庐山真面目来了。
(4)巧立名目:首先我们进入主分区下的windows目录,然后找到Local settings 这个文件夹,再进入到Temporary Internet Files 文件夹,找到文件夹中的DESKTOP.INI文件,再将其拷贝出来。(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文件通常使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可以在Temporary Internet Files 文件夹中点击右键中的查找功能,讲这个文件查找到。)拷贝出这个文件后,将其发在我们想要隐藏的文件夹中,此时这个文件夹中的文件就变成Temporary Internet Files 文件夹中的内容了,而你原有的文件就被隐藏起来了。当然使用这种方法后,会让你想隐藏的目录变成IE的磁盘缓存,会增加一些小小的垃圾文件,但是与此同时你的IE的浏览速度也会有一些改善,是不是感觉更快了哪?可如果你不想要这个功能也可以,你可以把他设置为只读属性就可以了。如果想要找回你隐藏的文件,只需要继续在你所隐藏的文件夹中点击右键,查找到DESKTOP.INI文件,删除即可。
(5)安装还原软件,建议使用雨过天晴还原软件,安装之后,新增加了文件或者是重要的文件,创建进度后,可以删除原来的重要文件,需要使用时,用雨过天晴恢复一下就能看到,同样起到保密的效果!
好了,以上就是一些利用Windows系统自身的一些功能达到隐藏文件的目的的方法,记住我们所想要真正藏的东西,就必须让一百个江洋大盗也无法找到。
[查看全文]
手动建立一个无敌文件夹 不管是家里的电脑或者公司的电脑,总会有一些不想让人家看到的秘密,但是又没有简单可行的方法可以隐藏起来,如果只是用系统自带的隐藏功能,远远不能防止他人偷看的行为,今天我就教大家一个制作无敌文件的技术。只要你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操作,那肯定是没得问题,那教程现在开始,其实教程很简单!看着哦!
1:打开系统自带的命令提示符:单击“开始”菜单,选择“运行”命令,输入CMD,即可进入DOS命令提示符工作区
2:在命令行窗口中切换到想要建立文件夹的硬盘分区,如D盘
3:输入MD 123..\回车,注意文件夹名后有2个小数点 别急略后面的小数点哦,教程的技术就再于这两个小数点。 呵呵,简单吧,现在教程已经完成一大半了,还剩后面一小部分,学东西不要太心急了哦。 现在可以退出系统命令提示符了,退出后打开系统“D”盘,至于为什么要打开D盘呢,那是因为刚刚我们在DOS下面将文件是新建在D盘下面的。呵呵,等下会说我讲得太慢了。看到文件夹了吗,点它试试看。它现是既不能进入又不能被删除的! 最后就是应用方法:进入方法: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start d:\123..\(注意这里一定要是文件夹的绝对路径,否则无法打开即可打开此文件夹,你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把不想让别人看到的资料放进去啦!start后面有一空格 因为START现在是以一个命令行式。删除方法,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rd 123..\回车,电脑不会做出提示表示文件已经被删除成功 其实就是一个文件路径 只要你路径是对的,文件且存在那肯定会被删除。以后你的秘密就可以简简单单的被完全封锁住了,不再担心给人偷看,应该算是件省心的事儿吧!~
--------------------------------------------------------------------------------------------------------------------------------------------------------------------------------------------------------------------
[查看全文]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被固化在计算机CMOS RAM芯片中的一组程序,为计算机提供最初的、最直接的硬件控制。BIOS主要有两类∶AWARD BIOS和AMI BIOS。正确设置BIOS可大大提高系统性能。
第一部分、AWARD BIOS设置
一、进入 BIOS 设置
电脑刚启动,出现如下图1画面时。
图1
当出现图1画面时,按下Delete(或者Del)键不放手直到进入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设置,如下图2
图2(主菜单)
上图是AWARD BIOS设置的主菜单。最顶一行标出了Setup程序的类型是Award Software 。项目前面有三角形箭头的表示该项包含子菜单。主菜单上共有13个项目,分别为∶
Standard CMOS Features(标准CMOS功能设定)
设定日期、时间、软硬盘规格及显示器种类。
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级BIOS功能设定)
对系统的高级特性进行设定。
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高级芯片组功能设定)
设定主板所用芯片组的相关参数。
Integrated Peripherals(外部设备设定)
使设定菜单包括所有外围设备的设定。如声卡、Modem、USB键盘是否打开...
Power Management Setup(电源管理设定)
设定CPU、硬盘、显示器等设备的节电功能运行方式。
PNP/PCI Configurations(即插即用/PCI参数设定)
设定ISA的PnP即插即用介面及PCI介面的参数,此项仅在您系统支持PnP/PCI时才有效。
Frequency/Voltage Control(频率/电压控制)
设定CPU的倍频,设定是否自动侦测CPU频率等。
Load Fail-Safe Defaults(载入最安全的缺省值)
使用此菜单载入工厂默认值作为稳定的系统使用。
Load Optimized Defaults(载入高性能缺省值)
使用此菜单载入最好的性能但有可能影响稳定的默认值。
Set Supervisor Password(设置超级用户密码)
使用此菜单可以设置超级用户的密码。
Set User Password(设置用户密码)
使用此菜单可以设置用户密码。
Save & Exit Setup(保存后退出)
保存对CMOS的修改,然后退出Setup程序。
Exit Without Saving(不保存退出)
放弃对CMOS的修改,然后退出Setup程序。
二、AWARD BIOS设置的操作方法
按方向键“↑、↓、←、→” 移动到需要操作的项目上
按“Enter”键 选定此选项
按“Esc”键 从子菜单回到上一级菜单或者跳到退出菜单
按“+”或“PU”键 增加数值或改变选择项
按“-”或“PD”键 减少数值或改变选择项
按“F1”键 主题帮助,仅在状态显示菜单和选择设定菜单有效
按“F5”键 从CMOS中恢复前次的CMOS设定值,仅在选择设定菜单有效
按“F6”键 从故障保护缺省值表加载CMOS 值,仅在选择设定菜单有效
按“F7”键 加载优化缺省值
按“10”键 保存改变后的CMOS 设定值并退出
操作方法∶在主菜单上用方向键选择要操作的项目,然后按“Enter”回车键进入该项子菜单,在子菜单中用方向键选择要操作的项目,然后按“Enter”回车键进入该子项,后用方向键选择,完成后按回车键确认,最后按“F10”键保存改变后的CMOS 设定值并退出(或按“Esc”键退回上一级菜单,退回主菜单后选“Save & Exit Setup”后回车,在弹出的确认窗口中输入“Y”然后回车,即保存对BIOS的修改并退出Setup程序。
三、Standard CMOS Features(标准CMOS功能设定)项子菜单
在主菜单中用方向键选择“Standard CMOS Features”项然后回车,即进入了“Standard CMOS Features”项子菜单如下图3
图3
“Standard CMOS Features”项子菜单中共有13子项∶
Date(mm:dd:yy) (日期设定)
设定电脑中的日期,格式为“星期,月/日/年”。 星期由BIOS定义,只读。
Time(hh:mm:ss)(时间设定)
设定电脑中的时间,格式为“时/分/秒”。
IDE Primary Master (第一主IDE控制器)
设定主硬盘型号。 按PgUp或PgDn键选择硬盘类型:Press Enter、 Auto或None。如果光标移动到“Press Enter”项回车后会出现一个子菜单,显示当前硬盘信息;Auto是自动设定;None是设定为没有连接设备。
IDE Primary Slave (第一从IDE控制器)
设定从硬盘型号。设置方法参考上一设备。
IDE Secondary Master (第二主IDE控制器)
设定主光驱型号。设置方法参考上一设备。
IDE Secondary Slave (第二从IDE控制器)
设定从光驱型号。设置方法参考上一设备。
Drive A (软盘驱动器 A)
设定主软盘驱动器类型。可选项有:None,360K,5.25in,1.2M,5.25 in,720K, 3.5 in,1.44M,3.5 in,2.88M,3.5 in 。None是设定为没有连接设备。1.44M,3.5 in是容量为1.44M的3.5英寸软盘(多为这规格)
Drive B (软盘驱动器 B)
设定从软盘驱动器类型。(极少人有连接两个软驱)
Video(设定电脑的显示模式)
设定系统主显示器的视频转接卡类型。可选项:EGA/VGA、CGA40/80和MONO。
EGA/VGA是加强型显示模式,EGA/VGA/SVGA/PGA彩色显示器均选此项;
CGA40/80是行显示模式;
MONO是黑白单色模式。
Halt On (停止引导设定)
设定系统引导过程中遇到错误时,系统是否停止引导。可选项有:
All Errors 侦测到任何错误,系统停止运行,等候处理,此项为缺省值;
No Errors 侦测到任何错误,系统不会停止运行;
All, But Keyboard 除键盘错误以外侦测到任何错误,系统停止运行;
All, But Diskette 除磁盘错误以外侦测到任何错误,系统停止运行;
All, But Disk/Key 除磁盘和键盘错误以外侦测到任何错误,系统停止运行。
Base Memory (基本内存容量)
此项是用来显示基本内存容量(只读)。PC一般会保留640KB容量作为MS-DOS操作系统的内存使用容量。
Extended Memory(扩展内存)
此项是用来显示扩展内存容量(只读)。
Total Memory(总内存)
此项是用来显示总内存容量(只读)。
四、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级BIOS功能设定)项子菜单
在主菜单中用方向键选择“Advanced BIOS Features”项然后回车,即进入了“Advanced BIOS Features”项子菜单如下图4
图4
“Advanced BIOS Features”项子菜单中共有20子项∶
Virus Warning (病毒报警)
在系统启动时或启动后,如果有程序企图修改系统引导扇区或硬盘分区表,BIOS会在屏幕上显示警告信息,并发出蜂鸣报警声,使系统暂停。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CPU Internal Cache (CPU内置高速缓存设定)
设置是否打开CPU内置高速缓存。默认设为打开。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External Cache (外部高速缓存设定)
设置是否打开外部高速缓存。默认设为打开。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CPU L2 Cache ECC Checking (CPU二级高速缓存奇偶校验)
设置是否打开CPU二级高速缓存奇偶校验。默认设为打开。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Quick Power On Self Test (快速检测)
设定BIOS是否采用快速 POST 方式,也就是简化测试的方式与次数,让POST过程所需时间缩短。无论设成Enabled或Disabled,当POST进行时,仍可按Esc键跳过测试,直接进入引导程序。默认设为禁用。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First Boot Device (设置第一启动盘)
设定BIOS第一个搜索载入操作系统的引导设备。默认设为Floppy(软盘驱动器),安装系统正常使用后建议设为(HDD-0)。设定值有:
Floppy 系统首先尝试从软盘驱动器引导
LS120 系统首先尝试从LS120引导
HDD-0 系统首先尝试从第一硬盘引导
SCSI 系统首先尝试从SCSI引导
CDROM 系统首先尝试从CD-ROM驱动器引导
HDD-1 系统首先尝试从第二硬盘引导
HDD-2 系统首先尝试从第三硬盘引导
HDD-3 系统首先尝试从第四硬盘引导
ZIP 系统首先尝试从ATAPI ZIP引导
LAN 系统首先尝试从网络引导
Disabled 禁用此次序
Second Boot Device (设置第二启动盘)
设定BIOS在第一启动盘引导失败后,第二个搜索载入操作系统的引导设备。设置方法参考上一项。
Third Boot Device (设置第二启动盘)
设定BIOS在第二启动盘引导失败后,第三个搜索载入操作系统的引导设备。设置方法参考上一项。
Boot Other Device(其他设备引导)
将此项设置为Enabled,允许系统在从第一/第二/第三设备引导失败后,尝试从其他设备引导。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Swap Floppy Drive(交换软驱盘符)
将此项设置为Enabled时,可交换软驱A:和B:的盘符。
Boot Up Floppy Seek(开机时检测软驱)
将此项设置为Enabled时,在系统引导前,BIOS会检测软驱A:。根据所安装的启动装置的不同,在“First/Second/Third Boot Device” 选项中所出现的可选设备有相应的不同。例如:如果您的系统没有安装软驱,在启动顺序菜单中就不会出现软驱的设置。 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Boot Up NumLock Status(初始数字小键盘的锁定状态)
此项是用来设定系统启动后,键盘右边小键盘是数字还是方向状态。当设定为On时,系统启动后将打开Num Lock,小键盘数字键有效。当设定为Off 时,系统启动后Num Lock关闭,小键盘方向键有效。设定值为:On,Off。
Gate A20 Option(Gate A20的选择)
此项用来设定系统存取1MB以上内存(扩展内存)的方式。A20是指扩展内存的前部 64KB。当选择缺省值 Fast 时,GateA20是由端口92或芯片组的特定程序控制的,它可以使系统速度更快。当设置为Normal ,A20是由键盘控制器或芯片组硬件控制的。
Typematic Rate Setting(键入速率设定)
此项是用来控制字元输入速率的。设置包括Typematic Rate(字元输入速率)和Typematic Delay(字元输入延迟)。默认值为Disabled (禁用)。
Typematic Rate (Chars/Sec)(字元输入速率,字元/秒)
上面的Typematic Rate Setting选项禁用后,该项无效;Typematic Rate Setting选项启用后,您可以设置键盘加速度的速率(字元/秒)。设定值为: 6, 8, 10, 12, 15, 20, 24, 30。
Typematic Delay (Msec)(字元输入延迟,毫秒)
上面的Typematic Rate Setting选项禁用后,该项无效;此项允许您选择键盘第一次按下去和加速开始间的延迟。设定值为:250,500,750和1000。
Security Option(安全选项)
此项指定了使用的BIOS 密码的保护类型。设置值为 System 时无论是开机还是进入CMOS SETUP都要输入密码;设置值为 Setup 时无论只有在进入CMOS SETUP时才要求输入密码。
OS Select For DRAM > 64MB (设定OS2使用的内存容量)缺省值为Non-OS2
Report No FDD For WIN 95 (设定在WIN 95中报告有无FDD)缺省值为No
Video BIOS Shadow (将BIOS复制到影像内存)
将BIOS复制到影像内存,可维持系统性能在最良好的状态。缺省值为Enabled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五、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高级芯片组功能设定)项子菜单
在主菜单中用方向键选择“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项然后回车,即进入了“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项子菜单如下图5
图5
“Advanced BIOS Features”项子菜单中共有9子项∶
SDRAM CAS Latency Time (CAS延时周期)
SDRAM Cycle Time Tras/trc ( )
SDRAM RAS-to-CAS Delay (从CAS脉冲信号到RAS脉冲信号之间延迟的时钟周期数设置)
此项允许您设定在向DRAM写入,读出或刷新时,从CAS脉冲信号到RAS脉冲信号之间延迟的时钟周期数。更快的速度可以增进系统的性能表现,而相对较慢的速度可以提供更稳定的系统表现。此项仅在系统中安装有同步DRAM才有效。设定值有:3和2 (clocks)。
SDRAM RAS Precharge Time ( RAS 预充电)
此项用来控制RAS(Row Address Strobe)预充电过程的时钟周期数。如果在DRAM刷新前没有足够的时间给RAS积累电量,刷新过程可能无法完成而且DRAM将不能保持数据。此项仅在系统中安装了同步DRAM才有效。
System BIOS Cacheable (系统缓存BIOS的容量)
Vido BIOS Cacheable (显卡BIOS的缓存容量)
CPU Lateny Time (CPU延时时间设定)
此项此项控制了CPU在接受了命令后是否延时执行。
Delayed Transaction ( 延迟传输)
芯片组内置了一个32-bit写缓存,可支持延迟处理时钟周期,所以在ISA总线的数据交换可以被缓存,而PCI总线可以在ISA总线数据处理的同时进行其他的数据处理。若设置为Enabled可兼容PCI 2.1规格。设定值有:Enabled,Disabled。
On-Chip Vido Windows Size ( 显存容量)
显卡缓存增大可改善画面质量,但同时以减少可用物理内存为化价。
六、Integrated Peripherals(外部设备设定)子菜单
在主菜单中用方向键选择“Integrated Peripherals”项然后回车,即进入了“Integrated Peripherals”项子菜单如下图6
图6
“Integrated Peripherals”项子菜单中共有27子项∶
On-Chip Primary PCI IDE(板载第一条PCI插槽设定)
整合周边控制器包含了一个IDE接口,可支持两个IDE通道。选择Enabled可以独立地激活每个通道。缺省值为Enabled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On-Chip Primary/Secondary PCI IDE(板载第二条PCI插槽设定)
缺省值为Enabled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IDE Primary Master PIO(IDE 第一主PIO模式设置)
四个IDE PIO(可编程输入/ 输出)项允许您为板载IDE支持地每一个IDE设备设定PIO模式(0-4)。模式0到4提供了递增的性能表现。在Auto模式中,系统自动决定每个设备工作的最佳模式。设定值有:Auto,Mode 0,Mode 1,Mode 2,Mode 3,Mode 4。
IDE Primary Slave PIO(IDE 第一从PIO模式设置)
设置方法同上。
IDE Secondary Master PIO(IDE 第二主PIO模式设置)
设置方法同上。
IDE Secondary Slave PIO(IDE 第二从PIO模式设置)
设置方法同上。
IDE Primary Master UDMA(IDE 第一主UDMA模式设置)
Ultra DMA/33/66/100只能在您的IDE硬盘支持此功能时使用,而且操作环境包括一个DMA驱动程序(Windows 95 OSR2 或第三方IDE总线控制驱动程序)。如果您硬盘和您的系统软件都支持Ultra DMA/33,Ultra DMA/66或Ultra DMA/100,选择Auto使BIOS支持有效。设定值有:Auto(自动),Disabled(禁用)。
IDE Primary Slave UDMA(IDE 第一从UDMA模式设置)
设置方法同上。
IDE Secondary Master UDMA(IDE 第二主UDMA模式设置)
设置方法同上。
IDE Secondary Slave UDMA(IDE 第二从UDMA模式设置)
设置方法同上。
USB Controller(USB控制器设置)
此项用来控制板载USB控制器。设定值有:Enabled,Disabled。
USB Keyboard Support(USB键盘控制支持)
如果您在不支持USB或没有USB驱动的操作系统下使用USB键盘,如DOS和SCO Unix,需要将此项设定为Enabled。
Init Display First( 开机时的第一显示设置)
AC97 Audio( 设置是否使用芯片组内置AC97音效)
此项设置值适用于您使用的是自带的AC97音效。如果你需要使用其他声卡,您需要将此项值设为“Disabled”。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IDE HDD Block Mode(IDE硬盘块模式)
块模式也被称为块交换,度命令或多扇区读/写。如果您的IDE硬盘支持块模式(多数新硬盘支持),选择Enabled,自动检测到最佳的且硬盘支持的每个扇区的块读/写数。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POWER ON Function(设置开机方式)
当这项设为“Keyboard(键盘)”时,下一项“KB Power ON Password”会被激活,当这项设为“Hodkey(热键)”时,下一项“Hot Key Power ON”会被激活。你可以选择以下方式开机∶
BUTTON Only(仅使用开机按钮)
Mouse Left (鼠标左键)
Mouse Right(鼠标右键)
PassWord (密码)
Hodkey (热键)
Keyboard (键盘)
KB Power ON Password( 设置键盘开机)
当上项“POWER ON Function”设为“Keyboard(键盘)”时,这项才会被激活。缺省值为∶Enter(直接输入密码即可)。
Hot Key Power ON(设置热键启动)
当上项“POWER ON Function”设为“Hodkey(热键)”时,这项才会被激活。缺省值为∶Ctrl-F1(使用Ctrl加F1键)。
Onboard FDC Controller(内置软驱控制器)
设置是否使用内置软驱控制器,缺省值为∶Enabled (使用)。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Onboard Serial Port 1/2 (内置串行口设置)
此项规定了主板串行端口1(COM 1)和串行端口2(COM 2)的基本I/O端口地址和中断请求号。选择Auto允许AWARD自动决定恰当的基本I/O端口地址。设定值有:Auto(自动),3F8/IRQ4,2F8/IRQ3,3E8/COM4,2E8/COM3,Disabled(禁用)。
UART Mode Select( UART模式选择)
Onboard Parallel Port(并行端口设置)
此项规定了板载并行接口的基本I/O端口地址。选择Auto,允许BIOS自动决定恰当的基本I/O端口地址。设定值有:Auto(自动),378/IRQ7,278/IRQ5,3BC/IRQ7,Disabled(禁用)。
Parallel Port Mode(并行端口模式设置)
此项可以选择并行端口的工作模式。设定值有:SPP,EPP,ECP,ECP+EPP,Normal。
SPP:标准并行端口
EPP:增强并行端口
ECP:扩展性能端口
ECP + EPP:扩展性能端口+ 增强并行端口
Normal :正常
Game Port Address (板载游戏端口)
此项用来设置板载游戏端口的基本I/O端口地址。设定值有:Disabled(禁用),201,209。
Midi Port Address(板载Midi端口)
此项用来设置板载Midi端口的基本I/O端口地址。设定值有:Disabled(禁用),330,300,290。
Midi Port IRQ(Midi端口IRQ选择)
此项规定了板载Midi端口的中断请求号。设定值有:5,10。
七、Power Management Setup(电源管理设定)项子菜单
在主菜单中用方向键选择“Power Management Setup”项然后回车,即进入了“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项子菜单如下图7
图7
“Power Management Setup”项子菜单中共有16子项∶
IPCA Function(设置是否使用ACPI功能)
此项是用来激活ACPI(高级配置和电源管理接口)功能。如果您的操作系统支持ACPI-aware,例如Windows 98SE/2000/ME,选择Enabled。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ACPI Suspend Type(ACPI 挂起类型)
此选项设定ACPI功能的节电模式。可选项有:S1(POS)休眠模式是一种低能耗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没有系统上下文丢失,(CPU或芯片组) 硬件维持着所有的系统上下文。S3(STR)休眠模式是一种低能耗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仅对主要部件供电,比如主内存和可唤醒系统设备,并且系统上下文将被保存在主内存。一旦有“唤醒”事件发生。存储在内存中的这些信息被用来将系统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Power Management (电源管理方式)
此项用来选择节电的类型。缺省值为∶User Define(用户自定义),设定值有∶
User Define (用户自定义);
Min Saving (停用1小时进入省电功能模式);
Max Saving (停用10秒进入省电功能模式)。
Video off Method(视频关闭方式)
设置视频关闭的方式。缺省值为∶DPMS(显示器电源管理)。设定值有∶
V/HSYNC+Blank (将屏幕变为空白,并停止垂直和水平扫描);
Blank Screen (将屏幕变为空白);
DPMS (取用显示器电源管理,用于BIOS控制支持DPMS节电功能的显卡)。
Video off In Suspend (在挂起中关闭视频)缺省值为Yes
Suspend Type (挂起类型)缺省值为Yes
MODEM Use IRQ (调制解调器的中断值)缺省值为3
Suspend Mode(挂起方式)缺省值为∶Disabled (禁用)。
设定PC多久没有使用时,便进入Suspend省电状态,将CPU工作频率降到0MHz,并通知有关省由设备以便一并进入省电状态。
HDD Power Down (硬盘电源关闭模式)缺省值为Disabled (禁用);
设置硬盘电源关闭模式计时器,当系统停止读或写硬盘时,计时器开始计算,过时后系统将切断硬盘电源。一旦又有读写硬盘命令执行时,系统将重新开始运行。
Soft-off by PWR-BTTN (软关机方式)缺省值∶Instant-off(立即关闭)
当在系统中点击“关闭计算机”或运行关机命令后,关闭计算机的方式。设定值有∶
Instant-off (立即关闭);
Delay 4 Sec (延迟4秒后关机)。
Wake-Up by PCI Card (设置是否采用PCI片唤醒)缺省值为Disabled (禁用)。
Power Onby Ring (设置是否采用MODEM唤醒)缺省值为Enabled (采用)。
Resune by Alarm (设置是否采用定时开机)缺省值为Disabled (禁用)。
Primary IDE 0(设置当主IDE 0有存取要求时,是否取消目前PC及该IDE的省电状态)缺省值为Disabled (禁用)。
Primary IDE 1(设置当主IDE 1有存取要求时,是否取消目前PC及该IDE的省电状态)缺省值为Disabled (禁用)。
Secondary IDE 0(设置当从IDE 0有存取要求时,是否取消目前PC及该IDE的省电状态)缺省值为Disabled (禁用)。
Secondary IDE 1(设置当从IDE 1有存取要求时,是否取消目前PC及该IDE的省电状态)缺省值为Disabled (禁用)。
FDD,COM,LPT Port(设置当软驱,串行口,并行口有存取要求时,是否取消目前PC及该IDE的省电状态)缺省值为Disabled (禁用)。
八、PNP/PCI Configurations(即插即用/PCI参数设定)项子菜单
在主菜单中用方向键选择“PNP/PCI Configurations”项然后回车,即进入了“PNP/PCI Configurations”项子菜单如下图8
图8
“PNP/PCI Configurations”项子菜单中共有4子项∶
Reset Configuration Data(重置配置数据)
通常您应将此项设置为Disabled。如果你安装了一个新的外接卡,系统在重新配置后产生严重的冲突,导致无法进入操作系统,此时将此项设置为Enabled,可以在退出Setup后,重置Extended System Configuration Data(ESCD,扩展系统配置数据)。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Resource Controlled By(资源控制)
Award的Plug and Play BIOS(即插即用BIOS)可以自动配置所有的引导设备和即插即用兼容设备。但是,此功能仅在您使用即插即用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95/98时才有效。如果您将此项设置为Manual(手动),可进入此项的各项子菜单(每个子菜单以“ ”开头),手动选择特定资源。设定值有:Auto(ESCD),Manual。
IRQ Resources(IRQ资源)
此项仅在Resources Controlled By设置为Manual时有效。按 *本站禁止HTML标签噢* 键,您将进入子菜单。IRQ Resources列出了IRQ 3/4/5/7/9/10/11/12/14/15,让用户根据使用IRQ的设备类型来设置每个IRQ。设定值有:
PCI Device (为PCI总线结构的Plug & Play兼容设备)
Reserved IRQ(将给保留为以后的请求)
PCI/VGA Palette Snoop(PCI/VGA调色板配置)
当设置为Enabled,工作于不同总线的多种VGA设备可在不同视频设备的不同调色板上处理来自CPU的数据。在PCI设备中命令缓存器中的第五位是VGA调色板侦测位(0是禁用的)。例如,如果计算机中有两个VGA设备(一个是PCI,一个是ISA),设定方式如下:如果系统中安装的任何ISA适配卡要求VGA调色板侦测,此项必须设置为Enabled。
九、Frequency/Voltage Control(频率/电压控制)项子菜单
在主菜单中用方向键选择“Frequency/Voltage Control”项然后回车,即进入了“Frequency/Voltage Control”项子菜单如下图9
图9
“Frequency/Voltage Control”项子菜单中共有4子项∶
Auto Detect DIMM/PCI Clk(自动侦测DIMM/PCI时钟频率)
当设置为Enabled,系统会自动侦测安装的DIMM内存条或PCI卡,然后提供时钟给它,系统将屏蔽掉空闲的DIMM槽和PCI插槽的时钟信号,以减少电磁干扰(EMI)。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Spread Spectrum(频展)
当主板上的时钟震荡发生器工作时,脉冲的极值(尖峰)会产生EMI(电磁干扰)。频率范围设定功能可以降低脉冲发生器所产生的电磁干扰,所以脉冲波的尖峰会衰减为较为平滑的曲线。如果您没有遇到电磁干扰问题,将此项设定为Disabled ,这样可以优化系统的性能表现和稳定性。但是如果您被电磁干扰问题困扰,请将此项设定为Enabled,这样可以减少电磁干扰。注意,如果您超频使用,必须将此项禁用。因为即使是很微小的峰值漂移(抖动)也会引入时钟速度的短暂突发,这样会导致您超频的处理器锁死。可选项为:Enabled,+/-0.25%,-0.5%,+/-0.5%,+/-0.38%。
Host CPU/DIMM/PCI Clock(CPU 主频DIMM内存/PCI时钟频率)
此选项指定了CPU的前端系统总线频率、内存条时钟频率和PCI总线频率的组合。它提供给用户一个处理器超频的方法。如果此项设置为Default,CPU主频总线,内存条和PCI总线的时钟频率都将设置为默认值。设定值有∶
Disabled (禁用);
Enabled (开启)。
CPU Clock Ratio (CPU 倍频设定)
对于未锁频的CPU,你可能要在本项设置你的CPU倍频才会正常显示,但是如果你手头上的CPU是锁频的CPU,那么你不需要作CPU倍频设置,该项即可正常显示。
注:先就这样以后会常更新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