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单的工具
所用的胶水
所用的材料
原始的铜板
1000沙纸打磨后的铜板
完成CPU水冷头
做不出水道只能弄几个坑
我的显卡
去掉风扇
显卡水冷头,显存散热解决了!供电部份风扇侧吹!下次改进吧!
我的得意之作,北桥水冷头!
自制的散热片
自制的水箱和散热一体装置!
正在做密闭试验,里面的水幽灵是水流计,温度计在安装时弄碎了。
水冷头的密闭试验
总装工程
开机实测
温度显示
由于工具简单,费时费力,做这套水冷真是不容易,上机实测效果还不错!

改造电脑 天气冷了,我忽然想给电脑超超频,就在bios中关闭了节能选项,外频提高到400,倍频用7.5,E7200顺利运行在3.0G,无需增加电压和增强散热。我心有不甘,很想提高到3.8G,但是如果不加强散热,连运行在3.4G都有问题,所以,打算去买超频三红海的散热器与12cm的机箱前置风扇。 结果,在本地没找到超频三,其他的散热器我又不想要,只好作罢,买了12cm风扇就回来了。在网上看到主板背面走线能改进机箱散热,我折腾很久,由于机箱限制,没法完全实现,最后的状态和以前差不多,有些灰心啊。前置风扇,我弄了很久,不知道怎样安装上去,机箱前面板也不知道能否拆下来,在我无计可施的时候,心一横,扣住面板的接口使劲往外一拌,面板竟然拆开了,大喜过后,顺利安装了前置风扇。开机之后,发现cpu温度没什么变化,看来只好放弃超频了,用着3.0G。由于前置风扇正对着硬盘架,硬盘的温度下降了大约5°,呵呵,不错,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因为是12cm大风扇,噪音还好,没有明显增加。
昨天在网上看到修改显卡的bios能改变显卡风扇转速,我就回来尝试。结果呢,风扇还是没法调节,但是,显卡的分频倒是实现了,我想,运行在低频,噪音和温度应该都有改善。我设置了三组分频,2D、3D和极限,后来发现3D的分频设置还是有点高,因为我打开电视卡时,显卡就会转换成3D的频率,起不到降温效果,所以,我决定降低默认的3D频率,只在玩游戏时用超频的高分频。刷了显卡后,呵呵,看着那变化的频率曲线,高兴。
1、这是原始的bios频率设置
2、修改后的分频。
3、未刷bios时的原始及超频参数。
4、刷bios后的参数。5、2D的参数实时监控。6、3D的参数实时监控。
7、极限运行的参数实时监控。
中间有个小插曲。为了寻找显卡超频的极限参数,我安装了nvidiantunev5.05.54.00最新中文版性能调节显卡优化软件,试了试我设定的频率,频率虽然不是最高,但稳定最重要,如果太极端,运行过程中死机就不好了。我以前就发现该软件与新款的显卡兼容不好,经常会不定期蓝屏,所以,已经很久不用它了,在验证完频率后我就卸载了,但是,夜里下载东西时,电脑还是蓝屏了,只能重新安装显卡驱动才能行(完全卸载,重启再安装)。这是我以前的经验。

小改BIOS轻松破解SLI(Award篇)(图)看如何修改Award BIOS,一劳永逸地破解SLI。
提取SLI验证代码
从华硕网站下载Rampage II Extreme主板的BIOS文件,用MMTOOL软件以“非压缩形态”提取出ACPI.AML模块。正确完成提取之后,在BIOS文件所在文件夹中会生成一个名为X58.aml的文件。反编译X58.aml模块,得到一个名为X58.dsl的文件。用记事本打开X58.dsl文件,在文件内容大约前三分之一的地方找到完整的SLI验证代码,把验证代码复制到新的记事本文件中,并且把最前面的“Scope (^^PCI0)”修改为“Scope (_SB.PCI0)”,保存好备用。
修改Award BIOS实战
在使用Award BIOS的Intel、AMD芯片组主板上,其DSDT表也是存在于ACPI模块中,只不过模块后缀名变成了.bin。以DFI LanParty DK P45-T2RS PLUS主板为例,把该主板BIOS文件DP45.bin与Award BIOS编辑软件CBROM.EXE拷贝到相同的目录下,在CMD模式下运行CBROM DP45.bin /D,可以看到ACPI模块位于BIOS中“2”的位置,文件名为ACPITBL.bin,大小为23.18K(图1),接着运行CBROM DP45.bin /acpi extract,把ACPITBL.bin文件从BIOS中提取出来。利用winhex打开ACPITBL.bin文件,找到第二个“DSDT”关键字的位置(图2),这是DSDT表的表头,点击第一个字母“D”,设置为块的起始位置,接着找到文件最后的“DB00DB01DW00”关键字(图3),这是DSDT表的结束位置,点击最后一个数字“0”,设置为块的结束位置,利用右键菜单把所选范围字段导出为一个新的文件(图4),命名为dfi.aml。这个文件就等同于AMI BIOS中的ACPI.AML模块。
把dfi.aml拷贝到“C:"ACPI”下,在命令提示符模式下运行“iasl –d dfi.aml”进行反编译(图5),得到名为dfi.dsl的文件,用记事本打开该文件,找到文件最末尾的地方,把最后一个“}”符号去掉,重新另起一行,把前面提取并修改好的整段SLI验证代码复制进去,把文件保存好。再次进入命令提示符模式,运行“asl dfi.dsl”把dfi.dsl文件重新编译为dfi.aml文件。
用winhex打开重新编译好的dfi.aml文件,选中所有字段,复制并覆盖前面ACPITBL.bin文件中DSDT表范围内的所有字段(即从第二个“DSDT”开始到“DB00DB01DW00”结束的所有字段),保存后并退出。最后运行Award BIOS编辑软件awdbedit,打开DFI LanParty DK P45-T2RS PLUS主板的BIOS文件DP45.bin,如果出现错误提示不用去理会,选中“ACPI table”模块,点击工具栏中的替换按键(图6),然后选择刚才修改保存好的ACPITBL.bin文件进行替换。

CPU硬改:【Coroe酷睿CPU硬改266、333、400外频图】
做资料保存266外频:333外频:
400外频:
400外频-2天下事物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都是Intel技术文档,不过还是谢谢诸位作者为何要硬改呢?一是为了避免那万恶的二启,二启在不超频时不会发生的,而硬改无疑就是修改初步频率,相当于不超频。二是为了避免有些主板在长期使用之后或者突然莫名其妙点不亮后会丢失设置,毕竟硬改等于修改默认值,信息是永久保存的;三是为了YY,谁不想把自己的CPU改成更高一级的,而并不用设置。四则是有些主板没有超频选项,所以只能通过硬改去设置,这也是最为重要的目的。我在这里面介绍两种硬改,一个是对于默认电压的硬改。
大家知道,每颗E2140的默认电压都是不一样的,它的值是取决于VID。怎么去修改VID,在一些不能调节电压的主板上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要去了解INTEL是通过什么来定义CPU的电压的,是通过CPU底部触点的电平的信号 ,告诉主板CPU的VID是多少后,主板才会给CPU提供什么样的电压,我们要做的就是研究其信号,让主板输出我们想要的电压。
我们首先来看,系统启动时,CPU的电压是由CPU自己通知电源模块,然后由电源模块输送给CPU的。而CPU是靠6位数据线VID通知电源模块的,而6位数据线的不同组合变化,可以代表从0.8500-1.6000的电压范围,这个就是CPU默认电压值。一个CPU的默认电压是多少,这个可以用CORE TEMP,Everest等软件查看,比如说是1.2875,那么其VID信号值即是011010(如下图),那么如果我们想提升到1.400V,那么VID信号值即是01001,这样的提升幅度相当大,要如何做到呢?我们看到上图VID信号值的变化,总共是VID4以及VID2是从1变成0,而VID1是从0变成1。那么VID4和VID1到底在哪里呢?
我们标明的红色点就是所有VID触点。上图的CPU针脚背面对应的即是这些VID触点的名称,下图是触点定义的正面视图,而我们要对应到我们所看到的实物即反面视图必须要水平翻转180度,可点击放大查看具体定义。那触点是如何定义0和1的呢?VID信号是1很简单,即把VID直接和旁边VSS点相连使其短路,比如说AM14,AJ4,即为1,而屏蔽其VID触点,那么VID信号值即为0。VID4以及VID2是从1变成0,而VID1是从0变成1,即VID4以及VID2与VSS相连,而屏蔽VID1。即像下图一样修改即可:那么又要如何相连和屏蔽VID呢?下面看我们的介绍吧。首先是相连VID:可先用绝缘胶布将需要相连的两个针脚的周围粘贴起来,只留两个需要连接的针脚,然后再涂上导电银漆或者别的导电物质,这样就轻松连通了两个触点,使其短路。屏蔽VID:屏蔽VID更加简单,让它接触不到主板针脚就OK了,可以用最常见的透明胶,剪一块儿即可封闭其触点,请看下图:
下图可以连续屏蔽几个VID。
OK,电压修改的介绍到此结束,不同的VID有不同的修改方法,总而言之大家想改多少都可以,但不要太高把CPU烧坏了:)为什么我们要先讲硬改CPU电压,恩,很简单,如果我们先改了CPU外频,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频率,而你的地雷CPU在默认电压的情况下又上不到这么高的频率 ,那就算你改成功了一样也亮不机,因为电压不够嘛,所以我们在硬改之间,一定要强调一个,你的CPU要可以能在默认电压时400x8亮机,如果做不到,那请先修改电压成可以亮机的电压。总共有两种改法,都是使用最常见的透明胶,剪一块儿即可封闭其触点。这个是屏蔽一个点的改法,如下图:另一个是屏蔽两个点的改法,如下图所以在此提示所有网友,在修改CPU FSB之前,要看你的CPU是否能在默认电压时点亮修改后的频率,如果做不到或者比较危险,那请先修改VID吧。
在硬改完成之后,我们进入BIOS(这里使用的是黑潮),已经默认是400外频。

【硬件技巧篇】电脑硬盘日常保养与维护技巧硬盘是PC中很特殊的一个配件,其本身的价值并不算大(目前160G容量的硬盘不足600元),但是硬盘上承载的数据的价值却是无法用准确的数字来衡量的。特别是按照目前的硬盘容量来看,大部分的电脑用户都是使用100G以上的产品,大容量硬盘储存海量数据的同时,也有着一个很明显的道理:如果你的硬盘出现问题,那么所有的数据就会有丢失的危险,硬盘承载的数据量越大,就意味着损失越大,特别是磁盘阵列,数据恢复的费用是远远超过硬盘本身的价值的。
当然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数据似乎没有什么商业价值。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普通用户的数据就可以随便丢失,比方说,某用户多年来珍藏的照片、电影片段和一些个人资料如日记等一旦丢失,虽然看似没有什么直接的经济损失,但是这些资料对于该用户来说可能是非常珍贵的;另外,硬盘出现问题的话也会在一定的时间内让系统瘫痪,造成的麻烦也不可忽视。根据调查显示,PC系统故障超过20%的机率是由硬盘引起的,所以日常的保养与维护工作的意义就比较大了,正确的使用与维护不但可以让硬盘延年益寿,更能免除因数据丢失而带来的烦恼甚至经济损失。
硬盘的内部结构
尽管在外部结构方面,各种硬盘之间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其内部结构是基本相同的,毕竟硬盘的本质工作方式不会改变。硬盘内部的核心部分包括盘体、主轴电机、读写磁头、寻道电机等。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在普通环境下随意打开硬盘的外壳,因为硬盘的内部盘面不能沾染上灰尘,否则立即报废。
硬盘的维护之道
其实要对PC配件进行正常的保养与维护的话,就一定要了解配件本身的特性,特别是对其有伤害的操作一定要了解,这样就可以避而行之。我们可以根据硬盘的特点来分别进行维护。
1、致命的弱点--震动
硬盘是属于机械产品,震动可以说是硬盘的一大死敌,硬盘内部构造是相当精密的,磁头离每分钟数千转的盘片表面只有几微米的高度,一旦震动较强烈的话就会出现读写异常甚至造成盘片或者磁头物理性的损伤,后果相当严重。
硬盘读写时严禁挪动:其实硬盘在不工作的情况下,能够经受得起一定的碰撞的,否则硬盘就没法被搬运到全世界各地了。但是硬盘在工作的时候,能承受的震动是相当小的,小小的震动就可能会引来灭顶之灾。特别是对于DIY用户,喜欢把PC折腾,经常图方便不关电脑来操作,让硬盘在工作的时候挪动,这样的操作无疑是相当危险的,轻则丢失数据,重则让硬盘直接报废。所以一定要切记,硬盘在工作的时候,不能进行挪动操作。
机箱与硬盘不能有共震现象:硬盘在工作时是处于稳定的旋转状态,例如目前主流的PC硬盘就是7200转的。在有规律的转动时硬盘有可能与PC机箱处于同一个共震点,这样一来,硬盘就会处于晃动的状态,尽管振幅很小,但是长年累月处于这样的状态的话,对硬盘的伤害是很大的,量变会演变到质变,最后导致硬盘出现问题。我们可通过增加橡胶垫等方法避免硬盘与机箱共振的情况,同时也能减少硬盘与机箱共震而带来的噪音。
先准备四块1毫米左右厚,指甲壳大小的橡胶垫,然后用剪刀在橡胶垫中间开口,只要硬盘固定螺丝可穿过即可。接下来将硬盘装入机箱的硬盘架上,注意同时要将橡胶垫卡在硬盘架与硬盘之间,并且要将开的口与硬盘的固定螺丝口对齐。最后将硬盘固定螺丝穿过橡胶垫旋紧即可。另外,也可以使用弹性橡皮条制作一个悬挂系统,也就是使用橡皮条将硬盘悬挂在硬盘托架下方,这样避免了硬盘和托架的刚性连接,也就避免了共振噪音。
电脑桌一定要平稳:大部分的PC用户都是使用电脑桌(或者办公桌)来放置电脑的。但是对电脑桌的重视程度却是不够,设计电脑桌一定要平稳:大部分的PC用户都是使用电脑桌(或者办公桌)来放置电脑的。但是对电脑桌的重视程度却是不够,设计或者质量不好的电脑桌在使用久了之后就会有晃动的现象,特别是在用户打字时晃动较大,对于游戏用户来说,在激烈的战斗的时候,电脑桌会被晃动得更历害;而有些用户在使用电脑时喜欢用脚不停地遥动着电脑桌,这些都是对硬盘十分不利的操作。所以我们建议用户在购买电脑桌办公桌时要选用材质过硬的产品,同时也要养成使用电脑时切勿晃动桌子的习惯。
其它一些操作:在临时接上硬盘时,尽量要平放妥当,最好是固定在硬盘支架上,不要随便吊在机箱上。不少用户觉得只是临时交换一下数据,就把硬盘随便放置。这样的话,硬盘一边读写数据,一边在摇晃,对硬盘的损害就不言而喻了。另外就是硬盘最好不要临时放在处于工作状态的光驱上,光驱读盘时震动是较大的,甚至可以把放在光驱上的硬盘震动移位,这样的话对硬盘的损伤也是相当明显的。
2、硬盘的死敌--高温
硬盘容量不断地增大,其中盘片密度、盘片张数与转速都是在向前发展的。然而硬盘的温度问题一直都是厂商们头痛不已的难题之一。也正因为如此,7200转至今还是市场上的消费级主流转速,持续了几年都没法顺利过渡到10000转的低成本大容量硬盘上去,当中发热就是一个问题。当然了,硬盘本身的发热问题只能由厂商去解决,用户能做到的只能是改善硬盘的使用环境,具体的注意事项如下:
硬盘上下空间要足够:硬盘在工作时会持续地发热,这时用户能做的只能是让其热量散去。硬盘大部分的热量是通过其上下两面来散失的,所以硬盘的上下空间一定要留足够,尽量不要堵住硬盘上下空间。不少用户在安装双硬盘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这一点,或者是机箱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安装,就把两个硬盘安装到非常接近的位置,这样对硬盘的散热是相当不利的。
机箱的散热风道要讲究:很多情况下,机箱里面的热量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排除的话,那么所有PC配件的温度都会随之而升,自然也包括硬盘了。所以机箱的风道设计不能忽视,良好的风道设计会有效地降低机箱内部的温度,从而也让硬盘的热量得到有效的散失。
关于改善风道设计的事项在这里就不多叙述了,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不要简单地认为采用了机箱风扇就一定能有效地散热。要慎用机箱风扇,风扇要放在恰当的位置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否则还有可能出现反效果的情况。对于大部分机箱来说,安装更多的风扇不但无益于散热,而且容易干扰风路,造成散热不畅。因此要保证机箱的散热通畅,除了机箱前部进风扇、后部或顶部的排风扇有必要之外,其实只要我们合理建设好机箱内部风道,其他位置的风扇都可以不用。
不要在夏天非空调环境下长时间连续使用PC:硬盘从开始使用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开始了其慢长的老化过程。长时间地使用硬盘的话,硬盘积聚的热量会越来越高,由于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采用了良好的风道设计,所以硬盘发出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可能不相等,这样一来长时间运行后硬盘的温度会越来越高,从而引发故障。一般来说,我们最好不要连续使用PC超过24小时,特别是在夏天非空调环境中,如果确是要连续使用的话,建议拆开机箱,用大风扇对机箱整体进行散热降温操作。
3、其它恶劣环境下尽量少使用PC
其实不止是温度、震动对硬盘有很大影响,其它一些恶劣环境对硬盘的损伤也是不能忽视的。例如较低的湿度、较强的磁场、灰尘较大和电压不稳定的场所等。下面分别来看一看它们的危害。
湿度的危害: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是指每立方米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质量;相对湿度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达到饱和的程度,饱和时为100%RH。当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其实一般人认为湿度过高时对硬盘会湿度的危害: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是指每立方米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质量;相对湿度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达到饱和的程度,饱和时为100%RH。当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其实一般人认为湿度过高时对硬盘会比较有害,其实不然。因为硬盘盘体是密封性很好的精密部件,并不会因为湿度而受到什么伤害,而且在出厂时已经对湿度有适应性的测试;而硬盘上的电路板均为贴片元件,贴片元件的一个好处就是对湿度的敏感性较低,并不会因为湿度大而影响工作;另外硬盘接口处都是已经做了防氧化的措施的,也不会因为湿度过大被氧化从而引起接触不良等情况。
实际上硬盘害怕的反而是湿度过低,其实就是干燥的环境。在冬天干燥的时候,人体会经常带着静电,如果是在铺地毯的环境中更是如此。当人体接触到硬盘或者机箱时,静电会威胁到硬盘的安全,硬盘芯片能承受的电压并不大,所以在湿度较低的环境中使用PC时,人体要注意一定要触摸接地物体后才与PC接触,以防止静电损坏PC配件。
电磁干扰的危害:其实大部分的磁性材质配件都是会受到强磁场的干扰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以前使用的磁带,磁头就是用强磁性来进行洗录操作的。硬盘也同样有着类似的道理,所以硬盘最好不要在强磁场的环境中使用。例如音箱中的大功率的低音炮就会产生较强的磁场,尽管厂商一再宣称是防磁设计,但是只要你拿检测仪器去检测一下就会知道,这个防磁的水份还是不小的,而且音箱在使用过程泄磁的机会还是有的。其它电器例如一些高功率的电机类的产品也会产生强磁场,应当保持与这些产品1米或者更远的距离。
灰尘的危害:灰尘一向都是PC配件的慢性杀手,多少配件出现的奇怪问题就是灰尘引起的。对硬盘而言同样如此,虽然硬盘盘体是密封状态,但是硬盘电路板的表面和主轴电机附近处如果吸附的灰尘过多的话,同样会损害到硬盘的,所以PC如果处于较大灰尘环境下工作时,用户就要注意做好定期除尘工作了。
电压波动的危害:电压不稳也是硬盘的一大杀手,数据奇怪丢失,系统找不到硬盘等奇怪现象的一个原因就是电压波动所致。这里电压波动分两个情况,一种是市电的电压本身不稳定,这里多为四六级城市和一些山区地方。如果市电不稳定的话,那么最好是自行配备一个大功率电源稳压器,对电脑来说可以配备一个UPS电源,不但可以起到稳压作用,还可以保证断电时持续为PC供电,不让硬盘在工作时突然掉电。另一种情况就是PC电源供电电压不稳定,一些劣质电源或者缩水电源(电源的实际功率过小)就会发生这种现象,用户只要更换质量较好的电源即可。另外,用户如果挂接的设备太多的话,也会引起PC电源供电不足从而引起电压不稳定的情况,此时就需要更换功率较高的电源了。
4、建议保证系统拥有512MB内存
虚拟内存机制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现在程序运行时需要的内存越来越大,就是一个QQ聊天软件,占用的内存也不可小视,更不用说那些大型的图像处理软件了。如果PC物理内存少的话,操作系统就会让硬盘作为虚拟内存,来补充内存的不足以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此举无疑对硬盘是有害无益的,同时对系统速度来说也让用户烦恼得很,因为硬盘的速度与内存的速度相比的话相差得实在是太远了。
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要想让它运行得流畅的话,256MB内存是至低的要求,但是当运行程序多了的话,256MB内存是不够的,建议用户升级至512MB内存以保证系统运行的速度,同时对硬盘来说也是一个相当有利的保护方案,再说现在的内存已经很便宜,这个投资不应该省。
5、硬盘操作习惯方面注意事项 避免频繁读写数据 硬盘从开始工作的那一天起,就是不断地开始了其漫长的老化过程。读写数据操作就是其老化过程的量变因素,所以读写操作频率的话,会使硬盘老化过程加化甚至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其中要注意的几点如下:
不要24小时BT下载:这里并不是说BT下载程序本身对硬盘有什么恶性伤害,而是指BT下载的速度和下载的内容对硬盘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负担,例如下载一部电视连续剧,可能要10G以上,下载的种子数并不稳定,这样下载的速度就受到影响,往往需要用户24小时内不断地下载,甚至用几K/秒的速度去下载数十G的数据资料,这样频率地读写硬盘,还要连续不间断地工作的话,硬盘的老化速度及出现问题的机率就肯定是加大了。
不要过渡频繁整理硬盘碎片:系统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硬盘就会产生较多的文件碎片,较大地影响数据存取速度从而加速硬盘老化进程。不少用户就使用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来进行大规模的整理。这个措施是好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度频繁,否则会适得其反。因为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本身就是对硬盘频繁读写的操作,如果频繁采用这个操作的话,会加速硬盘的老化进程甚至损害硬盘。建议每一两个月进行一次磁盘整理,半年重装一次系统,这是最有效的提高系统速度的方法。
尽量少用PC硬盘作为服务器:既然称得上是服务器,自然最好是使用服务器配件,普通的PC硬盘并非是为服务器而设计的,而且用在普通的PC里面,硬盘的所有服务器保护措施都没有。作为24小时工作的服务器,普通的PC硬盘是承受不住高强度的上传和下载服务的,所以普通用户最好还是少在自家架设24小时服务器,除非你是准备一年更换一个硬盘。
硬盘读写数据时切勿断电
硬盘在读写操作时不但不能挪动,而且也不能断电。虽然硬盘厂商已经做了各种各样的安全措施,但是突然断电操作对硬盘来说还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经验表明,突然断电是很容易造成硬盘物理性损伤的,这不只是丢失数据的问题,一些物理性的损伤有可能无法恢复,所以用户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硬盘在读写数据时断电。
而且,不要频繁地开关电源,有些DIY用户在进行一些测试性损伤,要经常开关机。例如PC出现问题后要经常采用换硬件的方法来检测PC,这时应该把硬盘电源拔开,否则硬盘的磁头就要频繁地经历“起飞”“着陆”过程,这肯定是增加了硬盘的损坏的机率的,所以一定要注意。
不要对硬盘进行超频使用
一些DIY用户非常喜欢超频,其热度高到不但为CPU、显卡超频,连硬盘也进行超频。其实这是相当不好的一个操作。硬盘在超频后的性能提升十分有限,而由此而带来的危害却是相当大的。硬盘和CPU、内存不一样,它是属于机械机构的配件,超频后硬盘一旦出现不稳定的现象时,其危害直接表现为数据丢失,这些都是CPU、内存所不能比的损失。数据无价,用户最好不要采用这种得不偿失的超频方法。
学会屏蔽硬盘坏道
硬盘坏道是一个历史性问题,出现这种情况后低格已经不再是普遍使用的方法,因为现在数百G的硬盘经受这样的操作的话实在是比较残忍。其实我们可以采用屏蔽硬盘坏道以阻止其扩散的办法来减低损失。而且在划分坏道区的时候要狠点心,划分多一点空间,不要因小而失大。同时笔者建议出现坏道的硬盘里面的数据要经常进行备份,毕竟它是一个病号,备份是解决数据丢失的最保险的办法了

小小 土老帽首发主板基础专业知识
主板
主板的作用是给个部件供电、连接、传递电子信息的平台,作用其实是不大主要体现在稳定性,其次是超频性。
但怎么来分辨一个好主板稳定性高超频性能强那,下面来讲一讲关于主板方面的知识。
一.PCB板
PCB就是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缩写,PCB板本身的基板是由绝缘隔热、并不易弯曲的材质所制作成。在制成的主板表面可以看到的细小线路材料是铜箔,原本铜箔是覆盖在整个板子上的,而在制造过程中部份被蚀刻处理掉,留下来的部份就变成网状的细小线路了。这些线路被称作导线(conductor pattern)或称布线,并用来提供PCB上零件的电路连接。
PCB板的好坏对主板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主板的PCB太薄,那么主板的强度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前一段闹得纷纷扬扬的“主板杀手”——Intel原装散热器事件,说白了就是PCB板过薄导致的。
同上面所讲过的,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内不内行就看你看不看得懂主板的走线布局了。
好主板讲究:在有限的板子面积内合理有序容纳下各种部件(个人概括,可能很不完整,希望提出意见哈)。这里讲究合理有序,如果某些插槽和其他部件之间距离太近,就可能会影响到内存或者显卡等部件的安装,有些豪华的散热热管会挡住CPU风扇的正常安装,还有各种主板插线对各种扩展卡,风扇之类的纠缠和冲突,不便于理线等等~
至于走线
要遵循以下几个条件:
1、时钟线等长概念,在一块主板上,从北桥芯片到CPU、内存、AGP插槽的距离应该相等,这是主板设计的基本要求,即所谓的“时钟线等长”概念。
2、蛇行走线,简单说就是想蛇爬行一样的走线形式。有人说蛇行线越多就说明主板走线越好,其实根据我以前看到的一篇报道,这个观点也是有错误的,因为过多过密的主板走线会造成主板布局的疏密不均,会对主板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好的走线应使主板上各部分线路密度差别不大,并且要尽可能均匀分布,否则很容易造成主板的不稳定。
3、尽量没有飞线,所谓飞线就是指某些设计水平很差的主板厂商在设计走线时,由于技术实力原因往往会导致最后的成品有缺陷。此时,便采取人工修补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种因设计不合理而出现的导线,称之为“飞线”。如果一块主板上有飞线,就证明该主板的走线设计有一些问题。这样的主板不能买!!!
另外一个关于PCB板的话题就是颜色,有些厂商大肆宣扬黑色PCB板是性能的标志,这是彻头彻底的谎言。PCB的优劣主要是观察其印刷电路部分走线是否清晰明了,线路布局是否合理,PCB基板是否平整无变形等等,而PCB颜色一般是为了醒目,是一种包装,它和做工优劣是没有关系的。因此,我们选择主板第一步就要看看PCB板是不是厚度足够,而PCB板的颜色是一个次要的因素。
二.供电
主板上连接着许多组件,比如CPU、内存、显卡,这些组件的电源供应是主要是由主板来完成的。因此,主板上各组件供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主板及其他组件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
以CPU为例,主板供电模块的电路部分,通常都是采用“相数”设计方案,每相当中一般都会包含有电容、电感线圈和场效应管等电子元件。一块主板的做工好不好、用料如何、质量行不行,很多时候可以通过对供电模块相数设计的观察进行初步的判断。
主板厂商在设计时使用电容的好坏,直接决定主板性能,稳定性还有使用寿命。从主板上小小的电容上面,就基本可以看出一块主板的真正品质,2002-2003年的时候主板界就出现过大面积的主板电容爆浆事件,很多一线大厂的产品都未能幸免,主要原因也是出在电容的选择上。
电容品牌比较优秀的有Nichicon,Rubycon,Sanyo ChEMICON。这些品牌都是来自日本的知名品牌,目前日本在电容内部重要材料电解液和其他电解质的技术领先于其他国定,这些材料影响电容的充放电次数,内部温度以及耐热值。
电容
现在的主板供电都宣称自己是固态供电云云,我们不能只单方面听厂家人员说。我们自己也得辨别一下看看,那么如何自己来认识固态电容。
1、关键词:紫色 三洋 贴片 铝壳 OS-CON固态电容
上好的真正的固态电容 这种电容是公认最好的板卡电容,采用上好的贴片式工艺,不过成本也应该是最高的一种吧。还分为若干级别,比如SVP系列(似乎也有直插封装的)。常见于技嘉CPU供电区域
2、关键词:日本化工 铝壳 固态电容
不是顶级,但也是很好了 最常见的日本化工 Nippon chemi con (NCC)PS 铝聚合物超低阻系列,采用直插式工艺,虽然没有紫色三洋的好,但是也是很好的电容了。 常见于技嘉全固态主板非CPU供电区
3:红色 富士通 铝壳 直插 L8固态电容
经济型固态电容 比前两者要差一点,但是胜在价格,一般在低端号称固态电容供电的主板上可以看见!富士通红色L8电容拥有令三洋和日化汗颜的超低ESR值(仅5mΩ),而即使是最常用的三洋OSCON电容的ESR仍至少有10毫欧,这能有效控制供电部分的发热量。 常见于华硕主板
4:胆电容 黄色或黑色颗粒
还有一种优质的电容,叫钽电容,一般为贴片式,小立方形,以前黄***色或黑色,很早以前也有直插式,形如水滴状,其品质也要比电解电容好,成本相对来说也高一些,但外形跟电解电容有明显区别,不易让人产生误解,现在常用于高端显卡、主板、手机及其它小体积精密电子产品
电感
电感在整个供电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一方面是过滤高频信号,二是与MOSFET管、电容等组成直流电转换电路。电感性能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铜线粗细、绕线方式、有无磁芯有关系。
1.全开放式电感
价格低廉,但散热较好。但同时受到电磁干扰非常大,提供的电流自然不够纯正,目前在高端的显卡越来越少用,核心根本不会用到,只有在电流不高的显存地方用到。
2.半封闭式电感
价格适中,防电磁干扰良好,同时在高频电流通过的时候不会发生没有异响,散热良好,可以提供大电流值,目前在主流的显卡及主板常用到。铭瑄的中高端显卡上基本采用了这样的电感。
3.全封闭式电感
防电磁干扰良好,但由于是全封闭,有些厂商会在电线和电线圈里做文章,所以有些劣质的全封闭式电感在高频电流通过的时候会发出“吱吱”的异响,散热一般(原来用的是普通铁壳封装,后来改进为铁素体封装散热能力有所改进)
4.贴片电感
价格适中,但因为耐电流不高,所以只能用在电流小的地方。有些厂商在输入处使用几个贴片电感代替大插件电感,这样做的目的是节省成本及空间,但有时主板提供的电压变化较大时,就会有烧掉的危险。
MOS管
1.MOS管名称剖释
MOS管的英文全称叫MOSFET(mete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场效应管,属于场效应晶体管中的绝缘栅型。因此MOS管有时被称为场效应管。
2. MOS管的作用
在一般电子电路中,MOS管通常被用于放大电路或开关电路。而在显卡和主板上的电源稳压电路中,MOS管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判断电位,为配件提供稳定的电压,一般是以两个或以上组成一组的形式出现主板和显卡上的。但是MOS管不能单独使用,它必须和电感线圈、电容等共同组成的滤波稳压电路,才能发挥充分它的优势。
3. MOS管品牌图释
目前市面上主流采用的MOS管有ST、ON(安森美)、infineon、fairchildsemi(仙童(飞兆半导体))、台湾富鼎先进、台湾茂达、aosmd等……。铭瑄采用最多的是ST。
PWM芯片
PWM开关电源控制芯片是CPU供电的核心部分,其在主板上的电路一般分布在CPU附近,为每个元件均提供独立的脉宽调制信号。就我们平时所说的三相供电,四相供电等都需要一个PWM来协调实现。而很多偷工减料的主板却没有在供电部分设计真的PWM,造成了虽然在MOSFET和电容部分看起来好像是两相供电或者三相供电的假相,但离开了PWM的协调,只能算是单相供电而已。
上面每一个PWM芯片、四个MOS管、两个铁素体电感、一个日本化工固态电容为一项供电
三.北桥、南桥芯片
北桥
北桥芯片,更通俗的意义是因为这个芯片位于主板的北方(相对于南方的I/O芯片而言),在主板上它是离CPU最近的芯片,这主要是考虑到北桥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最密切,为了提高通信性能而缩短传输距离。北桥是整个主板的中枢神经,因此它有更专业的名字,如Intel北桥芯片称之为MCH(Memory Controller Hub,内存控制器),NVIDIA北桥芯片称之为SPP(System Platform Processer,系统平台处理器)。
通常,北桥芯片的型号就是主板芯片组的型号,比如Intel X38芯片组主板的北桥芯片就是X38MCH。
因特尔
G41:
Intel G41芯片组是一款新的入门级整合芯片组,于2008年第四季度发布。在市场定位上,G41芯片组和G31相同,最终的目的,是让G41芯片组主板取代G31芯片组主板,成为Intel平台入门级平台的首选主板。G41芯片组主板在性能上较G31芯片组主板更加强大,支持DX 10特效,并且在高清硬解方面,也支持部分格式的高清片源硬解。不过,目前G41芯片组主板的价格还是要比G31芯片组主板贵一些,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选购。
虽然在Intel的G41芯片组系统图表上,G41芯片组使用的是ICH10(R)南桥芯片,不过在实际中,为了节约成本,降低售价,南桥芯片使用的依然是和G31芯片组相同的ICH7南桥芯片,不过,即便如此,ICH7还是能够满足用户的一般使用需求的,对这方面,不用太过在意。
因特尔 G41: Intel G41芯片组是一款新的入门级整合芯片组,于2008年第四季度发布。在市场定位上,G41芯片组和G31相同,最终的目的,是让G41芯片组主板取代G31芯片组主板,成为Intel平台入门级平台的首选主板。G41芯片组主板在性能上较G31芯片组主板更加强大,支持DX 10特效,并且在高清硬解方面,也支持部分格式的高清片源硬解。不过,目前G41芯片组主板的价格还是要比G31芯片组主板贵一些,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选购。虽然在Intel的G41芯片组系统图表上,G41芯片组使用的是ICH10(R)南桥芯片,不过在实际中,为了节约成本,降低售价,南桥芯片使用的依然是和G31芯片组相同的ICH7南桥芯片,不过,即便如此,ICH7还是能够满足用户的一般使用需求的,对这方面,不用太过在意。 G41芯片组支持Intel LGA 775封装的系列处理器,并可以支持DDR2和DDR3双通道内存,并支持PCI-E 1.1规范,提供了一条PCI-E 1.1 16X插槽,在集成显示核心方面,G41主板集成了Intel GMA X4500显示核心,该显示核心支持DX 10,并且可以支持部分格式的高清硬解。并且,G41芯片组主板可以支持DVI和Display Port视频输出。 G45: G45芯片组是Intel系列整合芯片组中定位比较高端的,它是Intel系列整合芯片组中唯一可以实现全高清硬解的芯片组,目前在市场上,也有一些499元的G45主板出售,价格方面还是比较亲民的。 G45芯片组集成的是Intel GMA X4500HD显示核心,该显示核心要比G41和G43芯片组集成的显示核心多出“HD”字样,也就是可以实现全高清硬解。除此之外,北桥和南桥芯片其他规格和G43芯片组相同,不过在实际测试中,G45芯片组的3D性能要较G43高一些,G43又要较G41高一些,差别也不是太大。 P43: P43芯片组是Intel“4”系列非整合芯片组中最低端的一款,在规格上,P43芯片组要比P45芯片组低一些,当然在价格上也相对便宜。 P43芯片组同样支持Intel LGA 775封装的全系列处理器,支持DDR2和DDR3内存,最高支持到DDR3 1333MHz,并且支持PCI-E 2.0规范,提供16条PCI-E通道,但是不支持交火功能。南桥芯片组方面使用的是ICH10(R)系列芯片。 P43芯片组和P45芯片组在规格上的区别就在于P45芯片组可以实现8+8模式的显卡交火,而P43芯片组则不支持,并且在超频能力上,P45芯片组的超频能力更强,不过,P43芯片组的超频能力也不错,可以到达400MHz外频,两者的区别在于极限超频能力,P45芯片组更加的强大。如果是普通用户,基本上不会用到超频和显卡交火,也就是说,一般的用户选择P43芯片组就可以,并且即便是要超频,一般也不会超到400MHz外频以上,所以,对于一般用户而言,P43芯片组更加的实用。而且,最近市场上出现一些声称通过破解支持显卡交火的P43主板,虽然还未验证这个性能如何,不过,在性能上P43芯片组主板和P45芯片组主板相差已经不大。 P45 P45是一款定位中高端的Intel非整合芯片组,性能比P43更强,在市场关注度上,P45芯片组也比P43芯片组更高,现在市场上,P45芯片组主板是最丰富的,不少厂商都推出了不止一款P45芯片组主板,以适应不同的用户的需要。 P45芯片组的北桥芯片同样提供的是16条PCI-E 2.0通道,不过,它可以为一条PCI-E插槽提供所有的通道,让上面的显卡工作在全速模式,也可以将通道以8+8的模式分到两条PCI-E插槽上,实现显卡交火,这个过程可以使用芯片自动完成,也可以用跳线让用户自己调整。其他规格和P43芯片组基本相同,在超频性能方面,P45芯片组主板更加的强大。 X48: X48芯片组主板是目前LGA 775封装处理器的顶级平台,性能非常强大,当然,在价格方面也是比较贵,能够提供目前LGA 775平台最强的接口规格。但是当新一代的旗舰平台X58平台出现以后,X48平台的光芒就减弱了许多,也使得X48主板的价格开始下降。 X48芯片组可以原生提供两个PCI-E 2.0 16X的插槽,支持显卡交火,并且还可以将支持XMP技术的DDR3内存超频到1600MHz的频率水平,并且支持1600MHz前端总线,是目前LGA 775平台的最强主板。南桥芯片使用的是ICH9(R)系列芯片组,不过市售的X48主板一般都是使用的ICH9R芯片组,该芯片组和目前最先进的ICH10R芯片组的性能相同,提供了同样数量的接口,支持的RAID模式等也都相同,同样支持千兆网卡。 X58: X58是目前最新的一代旗舰平台的芯片组,性能上非常强大,不仅支持显卡交火,同时还可以支持SLI,这是SLI首次被授权在Intel的芯片组主板上,并且,X58芯片组主板支持的Intel的LGA 1366封装的新一代旗舰处理器,也不再集成内存控制器,X58主板和现在的LGA 775封装的处理器并不兼容,所以,在处理器方面仅能够支持Core i7处理器。当然,现在X58芯片组主板的价格普遍比较贵。 X58芯片组支持PCI-E 2.0规范,北桥芯片提供了32条PCI-E通道,可以实现16+16、16+8+8、8+8+8+8多种模式的显卡交火或SLI,同时,内存方面,X58芯片组也不再集成内存控制器,内存不再直接连接北桥芯片,而是处理器集成内存控制器,处理器直接连接内存,根据处理器的不同,可以支持3通道1066MHz或1333MHz的DDR3内存,同时,也可以超频到1600MHz,性能非常强大。并且,X58芯片组也抛弃了了前端总线设计,使用了速度更快的QPI总线设计,使得数据的传输速度更快。南桥方面,使用的是和P45芯片组相同的ICH10系列南桥芯片,不过,目前的X58主板都是使用的ICH10R南桥芯片,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AMD AMD 770芯片组:针对主流PC设计 AMD 770芯片组基于大众应用的电脑需求所设计。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大众消费者而言,他们希望在能够满足他们自身应用需求的基础上购买到更低价格的产品,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他们十分在意产品的性价比。AMD 770芯片组除了只支持单片显卡之外,在其他方面的规格与最高端的AMD 790FX芯片组并无任何差异,同样支持HT 3.0总线和PCI-E 2.0规范,能够满足普通大众消费者所有的日常使用需求。AMD 770芯片组除了在性能和规格方面要比竞争对手的更为出色之外,还将拥有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低功耗、AMD低发热也是AMD 770芯片组最大的优势之一。 AMD780芯片组:性价比非常高的入门级整合平台 08年1月,AMD终于拿出了自己的下一代IGP整合主板产品——780G,而同时放出的芯片组规格也让业内为之惊讶——780G集成的将是和AMD独立显卡2400Pro同一级别的X3000系列GPU核心。我想这个答案揭晓之后,玩家们的心情也一定会非常激动,是的,整合主板的显示性能终于已经达到目前流行的入门级别显卡的性能高度。 AMD 790X芯片组:针对高性能PC设计 AMD 790X芯片组基于游戏玩家和高清视频爱好者的电脑需要所设计。对于大多数游戏玩家来说,他们在组装电脑时一般不会购买诸如Radeon HD 2900XT之类的高端显卡,而是购买诸如Radeon HD 2600XT之类的中高端显卡,然而游戏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游戏大作不断推出市场的同时也对显卡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时若是再购买全新的显卡所需的花费太高,旧有的显卡也将闲置,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对于这一用户群体来说AMD 790X便是最为理想的选择,他们可以先购买一片AMD显卡,待以后经济宽松或者已有的显卡的性能不能满足他们的使用需求时,他们只需花费较少的费用再购买同样一片显卡便可以组建CrossFireX系统来提升效能。对于高清视频爱好者而言,购买双显卡组建CrossFireX系统可以实现多显示输出,再加上AMD Radeon HD系列显卡出色的视频解码能力,使得用户能够在更大更清晰的显示屏幕上体验高清视频所带来的视觉享受。 790FX芯片组:专门针对发烧友设计 AMD 790FX芯片组基于电脑狂热份子,骨灰级游戏玩家和专业超频选手的电脑需求而设计。对于电脑狂热份子来说,AMD 790FX芯片组是Phenom FX处理器的最佳搭配,不仅可以为用户带来顶级的性能,还能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扩展能力,满足他们的各种苛刻需求;对于骨灰级游戏玩家来说,AMD 790FX芯片组可以在一片主板上同时运行四片显卡,从而能够为他们带来极致的游戏快感,绝对是骨灰级游戏玩家的不二之选,AMD 790FX芯片组也是目前唯一一款能够同时支持四片显卡同时运行的芯片组;对于专业超频选手而言,AMD 790FX芯片组由于采用了当前最为先进的65nm制程工艺,芯片本身拥有极为强劲的超频能力,再加上依据790FX芯片组的市场定位,主板厂商也势必会以最高规格的用料设计来打造。 南桥 英特尔 ICH9系列 ICH9:普及型 除拥有上述的新增功能外,同时亦提供4组PCI Bus Master、2组SPI及支持4个Codecs的HD Audio音效支持。硬盘支持方面,只拥有4组SATA 2.0接口,支持ACHI、NCQ功能及SATA 3G速度。 ICH9R:RAID增强型 ICH9R功能是基于ICH9规格再作出强化,提供6组SATA 2.0接口,并支持Matrix Storage功能,支持RAID 0、1、5、10及Matrix RAID模式。而值得一提的是,ICH9R将新增Command Based Port Multiplier技术、Rapid Recover技术及Intel Turbo Memory技术。 ICH9DH:数字家庭应用 Intel瞄准数字家庭应用所推出的ICH9DH版本,支持Viiv技术,其规格虽与ICH9R相同,但另拥有快速开关技术驱动程序 (Intel Quick Resume Technology Driver,Intel QRTD)及Intel集线器连结技术 (Intel Hub Connect Technology);其中,快速开关技术驱动程序提供有如电视机一般的随时开启/关闭功能,让玩家无须等待启用过程,还可预约备份和病毒扫瞄等排程,不用介入即可完成各项作业。 ICH9DO:数字办公针对数字办公,规格与ICH9R相同,但加入Intel Active Management Technology 3.0支持,支持vPro技术,可为企业带来更优异的管理及维护功能,并可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上代ICH8DO的Intel AMT 2.0比较,两者在功能上并无差异,但ICH9DO却针对无线网络的提升了维护能力。 ICH10 新一代ICH10南桥功能规格并没有大幅改动,仍保持6个PCI-E Lanes、4个PCI Masters,拥有12个USB2.0接口及2组EHCI控制器,并支持USBPortDisable功能。硬盘功能方面,普通版本的SATA数目不再被屏敝,全线一律6组SATA接口,支持3Gb/s、eSATA及Port Disable,首次加入硬件AHCI功能,成为了ICH10其中一大卖点。 AMD SB 700南桥,提供12个USB2.0接口,提供6个SATA2接口与1个PATA接口,与上一代SB 600南桥相比较在USB与硬盘数量支持上均有提升。磁盘功能方面支持SATA RAID 0/1/10磁盘阵列功能 SB710比SB700多了高级时钟校准功能ACC,南桥芯片可以直接透过处理器上的6个针脚同CPU进行直接的连通,这六个针脚在以前是并未启用的。而SB710南桥芯片的关键就在于和CPU的直接联通,只有直接联通了之后才能获得影响处理器超频能力和破解CPU内核可能。 SB750只是在SB710的基础上增加了RAID5 板载集成显卡 集成显卡是指芯片组集成了显示芯片,使用这种芯片组的主板就可以不需要独立显卡实现普通的显示功能,以满足一般的家庭娱乐和商业应用,节省用户购买显卡的开支。集成了显卡的芯片组也常常叫做整合型芯片,这样的主板也常常被称之为整合型主板。集成的显卡一般不带有显存,使用系统的一部分主内存作为显存,具体的数量一般是系统根据需要自动动态调整的。 集成显卡缺点:集成显卡是和CPU共享内存的。 第一,它占用系统内存,使CPU可用的物理内存减少; 第二,在与系统内存的交互过程中它会占用总线周期; 第三,与系统内存的交互过程需要CPU来协调,占用CPU周期。这三点就会使系统性能大大的下降 下面说说主板代工以主板产品为例,一块主板,从研发,到生产,再交到消费者手里,要经过芯片组厂商,主板厂商,渠道,经销商等环节。对于产品来说,可能本身的成本并不特别高,但是要经过一系列的运作最终销售到消费者手中,这部分费用是相当可观的。因此,生产与销售分离这种模式得到了许多厂商以及通路商的追捧,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代工工厂专注于产品生产,而且可以同时帮几个品牌贴牌生产,出货量自然要比自己做品牌来得大,因此,它们向上游芯片组厂商,以及其他配件厂商拿货的价格自然可以进一步降低,从而节省了生产成本。而在通路厂商方面,它们只关注渠道的情况,力求把产品卖出去,这些通路厂商都拥有较好的渠道系统,而且他们也不只代理一个品牌,同时代理多种产品,可以令它们的产品线更加丰富,也进一步降低了渠道的成本。如七彩虹、昂达等品牌在渠道方面就做得比较好。 另外,还有一些代工是由于一些品牌自身的产能不高,而市场需求又比较大,只能将一些低端产品交由其他厂商来生产。由此可见,代工其实对于降低生产成本,还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也可以令消费者更快买到最新的产品。 代工也不是说百益而无一害,代工的盛行造成了目前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容易造成消费者的审美疲劳,此外,现在代工工厂出产的产品,一般都是针对主流消费的中低端市场,产品的品质与大厂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DIY玩家中并不吃香,主要还是凭借价格优势,迎合一些应用级的装机用户。 下面我们就来列举一些世面常见主板品牌的代工关系。 1.Intel主板 英特尔原装主板市面上有不少的Intel原装主板,特点就是稳定性超强,而缺点则是价格昂贵,而且为了保证主板的稳定性,超频这一方面的设计都会省略掉了。市面上销售的Intel主板主要是由富士康代工的,也就是近期新闻不断的鸿海集团。富士康也是台系大厂,五大主板厂商之一,出货量仅次于华硕,来自业界的数据表示,03年和04年,富士康靠OEM代工,分别出货了2000万片和2700万片主板,而去年其更是出货4000万片,直逼华硕的5000万片。富士康的产品特色不多,用料与做工只能算是普通,但价格却比较主流,比较适合中端用户采用。除了Intel以外,富士康还为技嘉代工低端的产品。 2.七彩虹主板 七彩虹七彩虹主板在市场上是比较常见的了,凭借四通八达的渠道、丰富的产品线以及低廉的价格,七彩虹的主板在市场上比较受到学生之类的用户欢迎。七彩虹主板的代工厂商也比较多,包括同德、大众、映泰以及青云等。前期七彩虹的AMD主板主要是由大众代工,质量做工都算不错,而Intel主板则由青云、映泰代工,主要是面向中低端的用户,同德代工的产品同样是面向中低端用户,做工与用料只能算一般,但是出新品的速度比较快。大众是台系厂商,在台湾也是专门做OEM为主,产品品质稳定,而青云是由技嘉的创始人之一带一批技嘉的老员工创立的公司,故又被称为“小技嘉”,风格与磐正很像,产品强调附加功能和调节选项。 3.昂达主板 昂达 昂达与七彩虹一样,是纯粹的通路厂商,也就是自己完全没有研发能力和生产工厂的,全部靠贴牌生产,昂达以前的产品主要来自东莞的柏能,现在则分产品线,部分高端产品由DFI钻石代工,低端产品则有部分是杰微代工,此外,还有许多产品是由捷波代工的。由友通和捷波代工的产品品质不错,做工也比较讲究,不过有用户就反映其BIOS,驱动等更新太慢。而低端产品的品质则一般化。 捷波不但是OEM大厂,同时也有自己的品牌,做工用料中规中矩,但价格便宜,市场上不少产品都是捷波代工的,包括了双敏,斯巴达克等等。而友通则是业内鼎鼎有名的品牌了,自己生产的钻石主板在DIY玩家中有很高的声誉,同时,友通也是代工大厂,其以做工控主板出身,产品的稳定性以及兼容性都非常不错,不过价格较贵,如果买到的昂达主板是友通代工的,那可是非常爽的。而杰微的产品则以廉价为主打,但性能一般。 4.双敏主板 双敏双敏与七彩虹,昂达一样,都是通路厂商,其产品以低价为主打特色。双敏的产品主要由捷波和浩鑫代工低端,青云代工高端。 浩鑫是台湾的二线厂商,同样以OEM为主,当初康柏、德尔等品牌机就有不少是采用浩鑫的产品,产品以稳定为主打特色,价格也不高,不过目前主要以生产系统为主。 除了这三家外,双敏一些高端产品还是华硕代工的,作为一线大厂,华硕自己的产品自然是深得人心,做工讲究,品质优良。除了人气颇旺的自有品牌外,华硕其实还是台湾最大的主板代工厂,其客户包括了像惠普,索尼这样的大品牌,当然也包括了像双敏这些同行。 5.梅捷主板 梅捷梅捷主板在老一辈的DIY用户中拥有很高的名气,是台湾第一家自有品牌的主板,在奔二时代,梅捷的知名度并不亚于华硕等一线品牌。不过由于公司亏损,03年退出了大陆市场,目前在大陆市场销售的梅捷主板充其量只能算是通路厂商,幕后老板是商科集团,产品做工用料都算普通,价格也不算贵,主要由冠盟和DFI友通代工生产。 冠盟除了OEM之外,也拥有自己的品牌,在大陆是由福伦斯(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拥有,工厂在深圳,颇具规格,产品同样走中低端路线,品质还算不错。微星一部分的中低端产品也是由其代工的。 6.其他品牌主板 除了上面介绍的六个品牌外,还有一些知名度较低的品牌也是代工生产的,比如隽星是由深圳杰微代工的,磐英的高端由友通代工,而大部分产品则是深圳的宝安一条街出来的,盈通则由翔升,承启等工厂代工。这些产品都是走低端路线,靠价格来打天下,质量普通,返修率比较高,做工用料缩水比较严重。 此外,一些自己拥有工厂和研发能力的品牌也存在代工现象,像升技为了解决苏州工厂的产能不足,部分低端主板由精英代工,威盛原厂主板是由硕泰克代工的,华硕主板的低端产品一部分交给了伟创力生产,而映泰也为翔升代工过产品。看完了上面各大品牌的代工关系,可能消费者会觉得非常混乱,连华硕这样的大厂的产品也有由别人代工的,那这些产品的品质是否值得信赖,这些代工的产品是否值得购买呢? 目前一些一线大厂的低端产品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缩水的现象,而一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兼容性与稳定性的问题,令到不少用户怀疑这些大厂的低端产品。确实,为了解决产能的不足,不少大厂都将低端产品交给了其他厂商代工,笔者就认为,这些由其他厂商代工的产品,虽然有做工的风格方面与原厂产品有一定的出入,不过,作为品牌的拥有者,大厂对这些代工产品的生产和监测还是比较严格的,在质量方面还是有保证的。

完全 BIOS 手册设置篇什么是BIOS设置
本文摘自《电脑报》
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是由一些硬件设备组成的,而这些硬件设备会由于用户的不同需要而在品牌、类型、性能上有很大差异。例如,对于硬盘,就可能存在容量大小和接口类型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的硬件配置所对应的参数也不同,因此,我们在使用计算机之前,一定要确定它的硬件配置和参数,并将它们记录下来,存入计算机,以便计算机启动时能够读取这些设置,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通常情况下,我们通过设置程序对硬件系统设置参数。由于ROM(只读存储器)具有只能读取、不能修改且掉电后仍能保证数据不会丢失的特点,因此这些设置程序一般都放在ROM中,我们常常称其为BIOS设置。此外,运行设置程序后的设置参数都放在主板的CMOS RAM芯片中,这是由于随着系统部件的更新,所设置的参数可能需要修改,而RAM的特点是可读取、可写入,加上CMOS有电池供电,因此能长久地保持参数不会丢失,但电池如果使用时间较长,电力不足,也可能会产生掉电现象,系统设置参数会丢失,这时只需要更换一只新电池并重新进行设置就可以了,从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BIOS设置和CMOS设置是不完全相同的,二者不能混淆。
一、BIOS设置程序的基本功能
BIOS的设置程序目前有各种流行的版本,由于每种设置都是针对某一类或几类硬件系统,因此会有一些不同,但对于主要的设置选项来说,大都相同,一般分为下面几项:
*基本参数设置
包括系统时钟、显示器类型、启动时对自检错误处理的方式。
*磁盘驱动器设置
包括自动检测IDE接口、启动顺序、软盘硬盘的型号等。
*键盘设置
包括上电是否检测硬盘、键盘类型、键盘参数等。
*存储器设置
包括存储器容量、读写时序、奇偶校验、ECC校验、1M以上内存测试及音响等。
*Cache设置
包括内/外Cache、Cache地址/尺寸、BIOS显示卡Cache设置等。
*ROM SHADOW设置
包括ROM BIOS SHADOW、VIDEO SHADOW、各种适配卡SHADOW
*安全设置
包括硬盘分区表保护、开机口令、Setup口令等。
*总线周期参数设置
包括AT总线时钟(ATBUS Clock)、AT周期等待状态(AT Cycle Wait State)、内存读写定时、Cache读写等待、Cache读写定时、DRAM刷新周期、刷新方式等。
*电源管理设置
是关于系统的绿色环保节能设置,包括进入节能状态的等待延时时间、唤醒功能、IDE设备断电方式、显示器断电方式等。
*PCI局部总线参数设置
关于即插即用的功能设置,PCI插槽IRQ中断请求号、PCI IDE接口IRQ中断请求号、CPU向PCI写入缓冲、总线字节合并、PCI IDE触发方式、PCI突发写入、CPU与PCI时钟比等。
*板上集成接口设置
包括板上FDC软驱接口、串并口、IDE接口的允许/禁止状态、串并口、I/O地址、IRQ及DMA设置、USB接口、IrDA接口等。
*其它参数设置
包括快速上电自检、A20地址线选择、上电自检故障提示、系统引导速度等。
二、BIOS设置程序的进入方法
进入BIOS设置程序通常有三种方法
1.开机启动时按热键
在开机时按下特定的热键可以进入BIOS设置程序,不同类型的机器进入BIOS设置程序的按键不同,有的在屏幕上给出提示,有的不给出提示,几种常见的BIOS设置程序的进入方式如下:
Award BIOS:按Ctrl+Alt+Esc,
屏幕有提示;
AMI BIOS:按Del或Esc,屏幕有提示;
COMPAQ BIOS:屏幕右上角出现光标
时按F10,屏幕无提示;
AST BIOS:按Ctrl+Alt+Esc,屏幕无
提示。
2.用系统提供的软件
现在很多主板都提供了在DOS下进入BIOS设置程序而进行设置的程序,在Windows 95的控制面板和注册表中已经包含了部分BIOS设置项。
3.用一些可读写CMOS的应用软件
部分应用程序,如QAPLUS提供了对CMOS的读、写、修改功能,通过它们可以对一些基本系统配置进行修改。
AWARD BIOS设置手册
AWARD BIOS是目前兼容机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BIOS,但是由于里面的信息全为英文且需要用户对于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相对深入,所以有些用户设置起来感到困难很大。如果这些有关信息设置不当的话,将会大大影响整台电脑主机的性能。下面介绍一下AWARD BIOS中的有关设置选项的含义和设置方法,AWARD BIOS的主菜单主要有以下几个菜单项:
Standar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
在本菜单中,用户可以修改日期、时间、第一主IDE设备(硬盘)和IDE设备(硬盘或CD-ROM)、第二个主IDE设备 (硬盘或CD-ROM)和从IDE设备(硬盘或CD-ROM)、软驱A与B、显示系统的类型、什么出错状态要导致系统启动暂停等。
说明:
(1)用户可以在Type(类型)和Mode(模式)项设置 为Auto,使BIOS自动检测硬盘。也可以在主菜单中的IDE HDD Auto Detection操作来设置。用户还可以使用User选 项,手动设定硬盘的参数。您必须输入柱面数(Cyls),磁 头数 (Heads),写预补偿(Precomp),磁头着陆区(Landz) ,每柱面扇区数(Sectorxs),工作模式(Mode)等几种参数 。硬盘大小在上述参数设定后自动产生。
(2) 显示类型可选EGA/VGA(EGA、VGA、SEGA、SV GA、PGA显示适配卡选用)、CGA 40(CGA显示卡,40列方式 )、CGA80(CGA显示卡,80列方式)、MONO(单色显示方式, 包括高分辨率单显卡 )等四种,用户应根据情况正确选用 。
(3) 暂停的出错状态选项有:All Errors(BIOS 检测到任何错误,系统启动均暂停并且给出出错提示)、N o Errors (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都不使系统启动暂停)、A ll But Keyboard(BIOS检测到除了磁盘之外的错误后使系 统启动暂停,磁盘错误暂停)、All But Disk/Key(BIOS检 测到除了键盘或磁盘之外的错误后使系统启动暂停。
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设定)
该项用来设置系统配置选项清单,其中有些选项 由主板本身设计确定,有些选项用户可以进行修改设定, 以改善系统的性能。主要说明如下:
(1) CPU Internal Cache:缺省为Enable(开启) ,它允许系统使用CPU内部的第一级Cache。486、586档次 的CPU内部一般都带有Cache,除非当该项设为开启时系统 工作不正常,此项一般不要轻易改动。该项若置为Disabl e(关闭),将会降低系统的性能。
(2) External Cache:缺省设为Enable,它用来 控制主板上的第二级(L2)Cache。根据主板上是否带有Cac he,选择该项的设置。
(3) Quick Power On Self Test:缺省设置为En able,该项主要功能为加速系统上电自测过程,它将跳过 一些自测试。使引导过程加快。
(4) Hard Disk Boot From:选择由主盘、从盘或 SCSI硬盘启动。
(5) Boot Sequence:选择机器开电时的启动顺 序。当机器开电时,有以下四种启动顺序:
C,A 系统将按硬盘,软驱顺序寻找启动盘
A,C 系统将按软驱,硬盘顺序寻找启动盘
CDROM,C,A 系统按CDROM,硬盘,软驱顺序寻 找启动盘
C,CDROM,A 系统按硬盘,CDROM,软驱顺序寻 找启动盘
请注意,某些老式主板并不支持由CD-ROM启动 。
现在的新主板增加了更多的启动顺序如D,A;LS 120,C;ZIP,C等。
(6) Swap Floppy Drive:(交换软盘驱动器)缺省 设定为Disable。当它Disable时,BIOS把软驱连线扭接端 子所接的软盘驱动器当作第一驱动器。当它开启时,BIOS 将把软驱连线对接端子所接的软盘驱动器当作第一驱动器 ,即在 DOS下A盘当作B盘用,B盘当作A盘用。
(7) Boot Up Floppy Seek:当Enable时,机器 启动时BIOS将对软驱进行寻道操作。
(8) Floppy Disk Access Contol:当该项选在R /W状态时,软驱可以读和写,其它状态只能读。
(9) Boot Up Numlock Strtus:该选项用来设置 小键盘的缺省状态。当设置为ON时,系统启动后,小键盘 的缺省为数字状态;设为 OFF时,系统启动后,小键盘的 状态为箭头状态。
(10) Boot Up System Speed:该选项用来确定 系统启动时的速度为 HIGH还是LOW。
(11)Typematic Rate Setting:该项可选Enable 和 Disable。当置为Enable时,如果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 不放,机器按您重复按下该键对待;当置为 Disable时, 如果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不放,机器按键入该键一次对待 。
(12) Typematic Rate:如果(11)选项置为Enable ,那么可以用此选项设定当您按下键盘上的某个键一秒钟 ,那么相当于按该键6次。该项可选6、8、10、12、15、2 0、24、30。
(13) Typematic Delay:如果(11)选项置为Enab le,那么可以用此选项设定按下某一个键时,延迟多长时 间后开始视为重复键入该键。该项可选250、500、750、1 000,单位为毫秒。
(14) Security Option:选择System时,每次开 机启动时都会提示您输入密码,选择Setup时,仅在进入C MOS Setup时会提示您输入密码。
(15)PS/2 Mouse Function Control:当该项设 为Enable,机器提供对于PS/2类型鼠标的支持。否则,选 Disable。
(16) Assign PCI IRQ For VGA:选Enable时,机 器将自动设定PCI显示卡的IRQ到系统的DRAM中,以提高显 示速度和改善系统的性能。
(17) PCI/VGA Palett Snoop:该项用来设置PCI /VGA卡能否与MPEG ISA/VESA VGA卡一起用。当PCI/VGA卡 与MPEG ISA/VESA VGA卡一起用时,该项应设为Enable,否 则,设为 Disable。
(18) OS Select For DRAM>64MB:该项允许您在 OS/2操作系统中,使用64M以上的内存。该项可选为NON- OS2,OS2。
(19) System BIOS Shadow:该选项的缺省设置默 认为Enable,当它开启时,系统BIOS将拷贝到系统Dram中 ,以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改善系统的性能。
(20) Video BIOS Shadow:缺省设定为开启(Enab le),当它开启时,显示卡的BIOS将拷贝到系统DRAM中, 以提高显示速度和改善系统的性能。
(21) C8000-CBFFF Shadow/DFFFF Shadow:这些 内存区域用来作为其他扩充卡的 ROM映射区,一般都设定 为禁止(Disable)。如果有某一扩充卡ROM需要映射,则用 户应搞清楚该 ROM将映射地址和范围,可以将上述的几个 内存区域都置为 Enable;但这样将造成内存空间的浪费。 因为映射区的地址空间将占用系统的 640K~1024K之间的 某一段内存。
Chipset Features Setup(芯片组功能设定)
该项用来设置系统板上芯片的特性。它有以下选项:
(1) ISA Bus Clock frequency(PCICLK/4)ISA传 输速率率设定
设定值有:PCICLK/3;PCICLK/4。
(2) Auto Configuration(Enabled)自动状态设 定
当设定为Enabled时BIOS依最佳状况状态设定, 此时BIOS会自动设定DRAM Timing,所以会有无法修改DRA M的细项时序,我们强烈建议选用Enabled,因为任意改变 DRAM的时序可能造成系统不稳或不开机。
(3) Aggressive Mode(Disabled)高级模式设定
当您想获得较好的效能时,而且系统在非常稳定 状态下,可以尝试 Enabled此项功能以增加系统效能,不 过必须使用较快速DRAM(60ns以下)。
Power Management Setup(节电功能设定)
该项为电源管理设定,用来控制主板上的“绿色 ”功能。该功能定时关闭视频显示和硬盘驱动器以实现节 能的效果。
设定值有:PCICLK/3;PCICLK/4。
(2) Auto Configuration(Enabled)自动状态设 定
当设定为Enabled时BIOS依最佳状况状态设定, 此时BIOS会自动设定DRAM Timing,所以会有无法修改DRA M的细项时序,我们强烈建议选用Enabled,因为任意改变 DRAM的时序可能造成系统不稳或不开机。
(3) Aggressive Mode(Disabled)高级模式设定
当您想获得较好的效能时,而且系统在非常稳定 状态下,可以尝试 Enabled此项功能以增加系统效能,不 过必须使用较快速DRAM(60ns以下)。
Power Management Setup(节电功能设定)
该项为电源管理设定,用来控制主板上的“绿色 ”功能。该功能定时关闭视频显示和硬盘驱动器以实现节 能的效果。
具体来说,实现节电的模式有四种:
1、Doze模式 当设定时间一到,CPU时钟 变慢,其他设备照常运作;
2、Standby模式 当设定时间一到,硬盘和显 示将停止工作,其他设备照常运作;
3、Suspend模式 当设定时间一到,除CPU以 外的所有设备都将停止工作;
4、HDD Power Down模式 当设定时间一到,硬 盘停止工作,其他设备照常运作。
该菜单项下面的可供选择的内容有以下几种:
(1) Power Management节电模式的主控项,有四 种设定:
Max Saving(最大节电)在一个较短的系统不活动 的周期 (Doze、Standby、Suspend、HDD Power Down四种 模式的缺省值均为1分钟)以后,使系统进入节电模式,这 种模式节电最大。
MIN Saving(最小节电)在一段较长的系统不活动 的周期在这种情况下, (Doze,Standby,Suspend三种模式 的缺省值均为 1小时,HDD Power Down模式的缺省值为15 分钟 )后,使系统进入节电模式。
Disable 关闭节电功能,是缺省设置。
User Defined(用户定义)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 要设定节电的模式。
(2) Video Off Method(视频关闭)该选项可设为 V/H Sync+Blank、Dpms、Blank Screen三种。
V/H Sync+Blank将关闭显示卡水平与垂直同步 信号的输出端口,向视频缓冲区写入空白信号。
DPMS(显示电源管理系统)设定允许BIOS在显示卡 有节电功能时,对显示卡进行节能信息的初始化。只有显 示卡支持绿色功能时,用户才能使用这些设定。如果没有 绿色功能,则应将该行设定为Blank Screen(关掉屏幕)。
Blank Screen(关掉屏幕)当管理关掉显示器屏幕 时,缺省设定能通过关闭显示器的垂直和水平扫描以节约 更多的电能。没有绿色功能的显示器,缺省设定只能关掉 屏幕而不能终止 CRT的扫描。
(3) PM Timers(电源管理记时器)下面的几项分 别表示对电源管理超时设置的控制。Doze,Stand By和Sus pend Mode项设置分别为该种模式激活前的机器闲置时间 ,在MAX Saving模式,它每次在一分钟后激活。在MIN Sa ving模式,它在一小时后激活。
(4)Power Down和Resume Events(进入节电模式 和从节电状态中唤醒的事件 )。该项下面所列述的事件可 以将硬盘设在最低耗电模式,工作、等待和悬挂系统等非 活动模式中若有事件发生,如敲任何键或 IRQ唤醒、鼠标 动作、 MODEM振铃时,系统自动从电源节电模式下恢复过 来。
(5)Soft-Off By Pwr-Bttn:ATX机箱的设计不 同于传统机箱,按下开关4秒以上才能关闭系统;选择ins tant-off方式将使ATX机器等同于传统机器,而若置为de lay 4 sec方式,那么您按住开关的时间不足4秒时将使系 统进入Suspend Mode。
PNP/PCI Configuration Setup(即插即用与PCI状态 设定 )
该菜单项用来设置即插即用设备和PCI设备的有 关属性。
(1)PNP OS Installed:如果软件系统支持Plug -Play,如Win 95,可以设置为YES。
(2)Resources Controlled By:AWARD BIOS支持 “即插即用”功能,可以检测到全部支持“即插即用”的 设备,这种功能是为类似 Win95之类操作系统所设计,可 以设置Auto(自动)或Manual(手动)。
(3)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Data:缺省值是 Disabled,如果选择Enabled,每次开机时,Extend Syst em Configuration Data(扩展系统设置数据)都会重新设 置。
(4)IRQ3/4/5/7/9/10/11/12/14/15, Assingned To:在缺省状态下,所有的资源除了IRQ3/4,都设计为 被PCI设备占用,如果某些ISA卡要占用某资源可以手动设 置。
Intergrated Peripherals Setup(外部设备设定)
该菜单项用来设置集成主板上的外部设备的属性 。
(1) IDE HDD Block Mode:如果选择Enable,可 以允许硬盘用快速块模式 (Fast Block Mode)来传输数据 。
(2) IDE PIO Mode 这个设置取决于系统硬盘的 速度,共有AUTO,0,1,2,3,4五个选项,Mode4硬盘传 输速率大于是 16.6MB/秒,其它模式的小于这个速率。请 不要选择超过硬盘速率的模式,这样会丢失数据。
(3) IDE UMDA(Ultra DMA)Mode:Intel 430TX芯 片提供了Ultra DMA Mode,它可以把传输速率提高到一个 新的水准。
Load BIOS Defaults(装入BIOS缺省值)
主机板的CMOS中有一个出厂时设定的值。若CMOS 内容被破坏,则要使用该项进行恢复。由于BIOS缺省设定 值可能关掉了所有用来提高系统的性能的参数,因此使用 它容易找到主机板的安全值和除去主板的错误。
该项设定只影响BIOS和Chipset特性的选定项。 不会影响标准的CMOS设定。移动光标到屏幕的该项然后按 下 y键,屏幕显示是否要装入BIOS缺省设定值,回 答Y即装入,回答N即不装入。选择完后,返回主菜单。
Supervisor Password And User Password Setup(管 理者与使用者密码设定 )
User Passowrd Setting功能为设定密码。如果 要设定此密码,首先应输入当前密码,确定密码后按y,屏幕 自动回到主画面。输入User Passowrd可以使用系统,但不 能修改CMOS的内容。输入Supervisor Password可以输入、 修改CMOS BIOS的值,Supervisor Password是为了防止他 人擅自修改CMOS的内容而设置的。 用户如果使用IDE硬盘驱动器,该项功能可以自 动读出硬盘参数,并将它们自动记入标准CMOS设定中,它 最多可以读出四个 IDE硬盘的参数。
以上介绍了Award BIOS Setup的常用选项的含义 及设置办法。更改设置后,请选 Save and Exit Setup项 来保存修改的内容,以便使所修改的内容生效。
编后:AWARD BIOS是一种常用的BIOS,各大主板 制造商都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与添加,因而本文只是 一个参考,读者最好能仔细阅读随机附带的主板说明书。
--------------------------------------------------------------------------------
最新AMI BIOS设置手册
本文摘自《电脑报》
BIOS是英文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缩写,其程序储存在主板上的 EPROM或Flash ROM 内,作用是测试装在主板上的部件能否正常工作,并提供驱动程序接口,设定系统相关配备的组态。当你的系统配件与原CMOS参数不符合时,或CMOS参数遗失时,或系统不稳定时,就需要进入BIOS设定程序,以重新配置正确的系统组态。
进入AMI BIOS设定程序
1.打开系统电源或重新启动系统,显示器屏幕将出现自我测试的信息;
2. 当屏幕中间出现"Press to enter setup"提示时,按下键,就可以进入BIOS设定程序。
3. 以方向键移动至你要修改的选项,按下键即可进入该选项的子画面;
4. 使用 方向键及〈Enter〉键即可修改所选项目的值,也可用鼠标(包括PS/2鼠标)选择BIOS选项并修改。
5. 任何时候按下键即可回到上一画面;
6. 在主画面下,按下键,选择“Saving Changes And Exit"即可储存你的新设定并重新启动系统。选择“Exit Without Saving",则会忽略你的改变而跳出设定程序。
Standard Setup(标准设定)窗口
Date/Time: 显示当前的日期/时间,可修改。
Floppy Drive A,B: 设定软盘驱动器类型为None/720K/1.2M/1.44M/2.88M 。
Pri Master/Slave以及Sec Master/Slave: 此选项可设定:
HDD Type(硬盘类型): Auto(自动检测)、SCSI(SCSI HDD)、CD-ROM驱动器、Floptical(LS-120大容量软驱)或是Type 1~47等IDE设备。
LBA/Large: 硬盘LBA/Large 模式是否打开。目前540M以上的硬盘都要将此选项打开(On),但在Novell Netware 3.xx或4.xx版等网络操作系统下要视情况将它关掉(Off)。
Block Mode: 将此选项设为On,有助于硬盘存取速度加快,但有些旧硬盘不支持此模式,必须将此选项设为Off。
32 Bit Mode: 将此选项设为On,有助于在32位的操作系统(如WIN95/NT)下加快硬盘传输速度,有些旧硬盘不支持此模式,必须将此选项设为Off。
PIO Mode: 支持PIO Mode0~Mode5(DMA/33)。用BIOS程序自动检查硬盘时,会自动设置硬盘的PIO Mode。
注意:当你在系统中接上一台IDE设备(如硬盘、光驱等)时,最好进入BIOS,让它自动检测。如果使用的是抽屉式硬盘的话,可将Type设成Auto,或将Primary以及Secondary的Type都改成Auto 即可。所谓Primary指的是第一IDE接口,对应于主板上的IDE0插口,Secondary指的是第二IDE接口,对应于主板上的IDE1插口。每个IDE接口可接Master/Slave(主/从)两台IDE设备。
Advanced Setup(高级设定)窗口
1st/2rd/3rd/4th Boot Device: 开机启动设备的顺序,可选择由IDE0~3、SCSI、光驱、软驱、 Floptical (LS-120大容量软驱)或由Network(网络)开机。
S.M.A.R.T For HardDisk: 开启(Enable)硬盘S.M.A.R.T功能。如果硬盘支持,此功能可提供硬盘自我监控的功能。
Quick Boot: 开启此功能后,可使开机速度加快。
Floppy Drive Swap: 若将此功能Enable,可使A驱与B驱互换。
PS/2 Mouse Support : 是否开启PS/2鼠标口,若设定为Enable,则开机时,将IRQ12保留给PS/2鼠标使用,若设定为Disable,则IRQ12留给系统使用。
Password Check: 设定何时检查Password(口令),若设定成Setup时,每次进入BIOS设定时将会要求输入口令,若设定成Always时,进入BIOS或系统开机时,都会要求输入口令,但先决条件是必须先设定口令(Security窗口中的User选项)。
Primary Display: 设定显示卡的种类。
Internal Cache: 是否开启CPU内部高速缓存(L1 Cache),应设为Enable。
External Cache: 是否开启主板上的高速缓存(L2 Cache),应设为Enable。
System BIOS Cacheable: 是否将系统BIOS程序复制到内存中,以加快BIOS存取速度。
C000-DC00,16K Shadow: 此8项是将主内存的UpperMemory(上位内存区)开启,将所有插卡上ROM程序映射到内存中,以加快CPU对BIOS的执行效率。Disable:不开启本功能;Enable:开启,且可提供读写区段功能;Cached:开启,但不提供读写功能。
Chipset Setup(芯片组设定)窗口
本功能中的选项有助于系统效率的提升,建议使用默认值。若将某些Chipset、DRAM/SDRAM或SRAM部分的Timing值设得过快,可能会导致系统"死机"或运行不稳定,这时可试着将某些选项的速度值设定慢一点。
USB Function Enabled: 此选项可开启USB接口的功能,如没有USB设备,建议将此选项设为Disable,否则会浪费一个IRQ资源。
DRAM Write Timing: 设定DRAM的写入时序,建议值如下:
70ns DRAM: X-3-3-3; 60ns DRAM: X-2-2-2。
Page Mode DRAM Read Timing: 设定DRAM读取时序,建议值如下 :
70ns DRAM: X-4-4-4; 60ns DRAM: X-3-3-3。
RAS Precharge Period: 设定DRAM/EDO RAM的Precharge(预充电)时间,建议设成4T。
RAS to CAS Delay Time: 设定DRAM中RAS到CAS延迟时间,建议设定成3T。
EDO DRAM Read Timing: 设定EDO DRAM读取时序,建议值如下:
70ns DRAM : X-3-3-3; 60ns DRAM : X-2-2-2。
DRAM Speculative Read: 此选项是设定DRAM推测性的引导读取时序,建议设定成Disable。
SDRAM CAS Latency: 设定SDRAM的CAS信号延迟时序,建议设定值如下 :
15ns(66MHz)/12ns(75MHz) SDRAM: 3
10ns(100MHz) SDRAM: 2。
SDRAM Timing: 设定SDRAM(同步内存)的时序,建议设定值如下:
15ns(66MHz)/12ns(75MHz) SDRAM: 3-6-9
10ns(100MHz) SDRAM: 3-4-7。
注意:若系统使用SDRAM不稳时,建议将SDRAM速度调慢。
SDRAM Speculative Read : 此选项是设定SDRAM推测性的引导读取时序,建议设定成Disable。
Pipe Function: 此选项设定是否开启Pipe Function(管道功能),建议设定成Enable。
Slow Refresh: 设定DRAM的刷新速率,有15/30/60/120us ,建议设在60us。
Primary Frame Buffer: 此选项保留,建议设定成Disable。
VGA Frame Buffer: 设定是否开启VGA帧缓冲,建议设为Enable。
Passive Release: 设定Passive Release(被动释放)为Enable时,可确保CPU与PCI总线主控芯片(PCI Bus Master)能随时重获对总线的控制权。
ISA Line Buffer: 是否开启ISA总线的Line Buffer,建议设为Enable。
Delay Transaction: 设定是否开启芯片组内部的Delay Transaction(延时传送),建议设成 Disable。
AT Bus Clock: 设定ISA总线时钟,建议设成Auto。
Power Management Setup(能源管理)窗口
能源管理功能可使大部份周边设备在闲置时进入省电功能模示,减少耗电量,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电脑在平常操作时,是工作在全速模式状态,而电源管理程序会监视系统的图形、串并口、硬盘的存取、键盘、鼠标及其他设备的工作状态,如果上述设备都处于停顿状态,则系统就会进入省电模式,当有任何监控事件发生,系统即刻回到全速工作模式的状态。省电模式又分为“全速模式(Normal)、打盹模式(Doze)、待命模式(Standby)、沉睡模式(Suspend)",系统耗电量大小顺序:Normal>Doze>
Standby > Suspend。
Power Management/APM: 是否开启APM省电功能。若开启(Enable),则可设定省电功能。
Green PC Monitor Power State/Video Power Down Mode/Hard Disk Power Down Mode : 设定显示器、显示卡以及硬盘是否开启省电模式,可设定成Standby、Suspend以及Off(即不进入省电模式)。
Video Power Down Mode: 设定显示器在省电模式下的状态 :Disable: 不设定 ;Stand By: 待命模式;Suspend: 沉睡模式。
Hard Disk Power Down Mode: 设定硬盘在省电模式下的状态。(同上)
Standby Timeout/Suspend Timeout: 本选项可设定系统在闲置几分钟后,依序进入Standby Mode/Suspend Mode等省电模式。
Display Activity: 当系统进入Standby Mode时,显示器是否进入省电模示,Ingroe:忽略不管;Monitor:开启。
Monitor Serial Port/Paralell Port/Pri-HDD/Sec- HDD/VGA /Audio/Floppy: 当系统进入省电模式后,是否监视串并行口、主从硬盘、显示卡、声卡、软驱的动作。Yes:监视,即各设备如有动作,则系统恢复到全速工作模式;No:不监视。
Power Button Override: 是否开启电源开关功能。
Power Button Function: 此选项是设定当使用ATX电源时,电源按扭(SUS-SW)的作用。 Soft Off: 按一次就进入Suspend Mode,再按一次就恢复运行。Green: 按第一下便是开机,关机时要按住4秒。
Ring resume From Soft Off:是否开启Modem唤醒功能。
RTC Alarm Resume From Soft Off: 是否设定BIOS 定时开机功能。
PCI/PnP Setup窗口
此选项可设定即插即用(PnP)功能。
OnBoard USB: 是否开启芯片组中的USB功能。
Plug and Play Aware OS: 如你的操作系统(OS)具有PnP功能(如 Win95),此项应选Yes;若不是,则选No。如某些PnP卡无法检测到时,建议设成No。
PCI Latency Timer: 此选项可设定PCI时钟的延迟时序。
Offboard PCI IDE Card: 如使用了其它的PCI IDE卡,则此项必须设定,这要视你的PCI IDE卡是插在哪个Slot(1-4)上而定,并设定以下各IDE IRQ 值。Slot5、6以及Hardwared为保留选项。
Offboard PCI IDE Primary IRQ: 设定PCI IDE卡上IDE 0所要占用的INT#,一般都是设定成INT#A。
Offboard PCI IDE Secondary IRQ: 设定PCI IDE卡上IDE 1所要占用的INT#,一般都是设定成 INT#B。
Assign IRQ to PCI VGA Card: 指定一个IRQ给VGA卡使用,一般不用指定IRQ给VGA卡。
IRQ 3、4、5、7、9、10、11、12、14、15/DMA Channel 0、1、3、5、6、7:本选项是设定各IRQ/DMA是否让PnP卡自动配置,若设定成PCI/PnP,则BIOS检测到PnP卡时,会挑选你所有设成PCI/PnP状态的其中一个IRQ/DMA来使用;反之,若设成ISA/EISA,则BIOS将不会自动配置。一般设为PCI/PnP。
Peripheral Setup(外围设备设定)窗口
Onboard FDC: 是否启用主板上的软驱接口。
Onboard Serial Port 1: 选择串行口1(COM1)的地址,一般设成Auto。
Serial Port1 IRQ: 此选项可设定串行口1的IRQ,建议设成4。
Onboard Serial Port 2: 选择串行口2的地址, 一般设成Auto。
Serial Port2 Mode : 若设成 Normal,为一般接鼠标、Modem用;如有红外线装置(IrDA),则建议设成IrDA ASKIR。
Serial Port2 IRQ: 此选项可设定串行口2的IRQ,建议设成3。
Onboard Parallel Port: 选择并行口的地址。
Onboard Parallel Mode: 选择并行口的传输模式(ECP/EPP/Normal)。默认为标准模式(Normal)。
Parallel Mode IRQ : 设定并行口IRQ,建议设定成7。
EPP Version: 设定EPP Mode为1.7或1.9 版。
Onboard IDE : 是否启用主板上的PCI IDE0、IDE1接口。如果采用外接的IDE卡,则此项必须改成Disable,反之则设成Both。此选项若设错,将会导致硬盘、光驱等IDE设备检测不到。
Security(安全)窗口
User:允许User(用户)设定密码,输入密码后,必须再输入一次确认。
Anti-Virus:此选项开启后,可防止病毒入侵硬盘的Boot区以及BIOS。
Utility (实用)窗口
Detect IDE:此功能可以自动检测所有接在IDE0及IDE1上的设备,包括硬盘、CD-ROM、LS-120等,且会自动判断其PIO模式,以及LBA/Normal/Large模式,一次即可检测完毕。
华碩 BIOS设定方式說明
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为出厂時燒錄在主机板上FlashROM之程式,其扮演著硬体与作业系 統溝通的角色,透过BIOS可设定系統操作模式及硬体之相关參数。系統关机時,BIOS会先進行关机自我測試 (POST)。此時,按下鍵即可進入BIOS设定主画面。其功能及操作方式說明如下:
【StandardCMOSSetup】系統基本參数设定
此选項之功能主要为设定系統基本參 数。使用者可透过移動亮棒的方式來选择欲设定的項 目,用及鍵來修改內容。在 每一选項中,您可按鍵來顯示該选項可供选 择之內容。
Date(日期)
设定目前日期。可设定之範圍为:
Month(月):1至12
Day(日):1至31
Year(年):至2079
Time(時間)
设定目前時間。可设定之範圍为:
Hour(時):00至23
Minu7te(分):00至59
Second(秒):00至59
HardDisks(硬盘)
此选項用來设定系統中所有IDE硬盘 (PrimaryMaster/Slave;SecondaryMaster/Slave)之類型。各选項說明如 下:
Auto:允許系統关机時自動偵測硬盘 類型並加以设定。
None:未安裝硬盘。
User:允許使用者自行设定硬盘之相 关參数。包括CYLS(磁柱数),HEAD(讀寫頭数),PRECOMP(寫入預 補償),LANDZ(放位置)。在硬盘机所附之說明書均磁頭停詳 載這些規格。
[請注意]:BIOS不支援SCSI硬盘之设定。
至於MODE的选項有三種:
NORMAL模式:为傳統之標準模式,支援硬 盘机容量最高至528MB。
LBA(LogicalBlockAddressingMode)模式:適用於 硬盘机容量超过且支援邏輯區塊定址(LBA)功能者。
LARGE模式:当硬盘机容量超过528MB,而 硬盘或作业系統不支援LBA模式時,可採用此选項。
DriverA/DriverB(None)
此选項设定軟盘机之類型,可供选择 之項目有:360KB,5.25in;1.2MB,5.25in;720KB,3.5in;1.44MB,3.5in;2.88MB, 3.5in;None等六種類型。
Floppy3ModeSupport(預设值为Disable)
若使用曰本標準模式之軟盘机(Floppy3 Mode),則设定之。否則請取消(disable)此设定功能。可供选 择之項目有:driveA,driveB,Both,及Disable。
Video(視訊顯示卡型態,預设值为EGA/VGA)
设定顯示卡之種類,可供选择之項目有 :MONO(單色),EGA/VGA(彩色),CGA40,CGA80。
HaltOn(暫停关机,預设值为AllError)
本欄设定何種型態的异常將会導致系 統暫停关机,可供选择之項目有:
AllErrors:有任何錯誤,系統均顯示錯 誤信息,並暫停关机。
NoErrors:無論任何錯誤系統均照常 关机。
All,Butkeyboard:有任何錯誤,系統暫停 关机,但鍵盤异常則照常关机
All,ButDisk/Key:有任何錯誤,系統暫停 关机,但磁盘机及鍵盤异常則照常关机。
【BIOSFeaturesSetup】BIOS特殊參数设定
本項设定可根據您的系統及需求來強 化您系統的性能,但若對设定之功能不甚了解,建議您 使用預设值。在本項设定主画面右下方描述了功能 鍵之操作方法。BIOS特殊參数设定功能說明如下:
VirusWarning病毒防護警告(預设值为Disable)
此功能可防止硬盘之关机磁區及分割 區被更改,任何試圖寫入該區之動作將会導致系統当 机並顯示警告信息。
[請注意]:当您安裝新的作业系統( 如Win95)時,請先取消(disable)此功能,以免因衡突而無法 順利安裝。
CPUInternalCache(CPU內部快取記憶体,預设值为Enable)
本項功能用於啟用(enable)或取消(disable) CPULevel1快取記憶体。就整体速度而言,啟用L1快取將 比取消L1快取時提升許多。因此,預设值为啟用(enable)。
ExternalCache(外部快取功能,預设值为Enable)
本項功能用於啟用(enable)或取消(disable) CPULevel2快取記憶体。就整体速度而言,啟用L2快取將 比取消L2快取時提升許多。因此,預设值为啟用(enable)。Pentium ProCPU已內建L2快取記憶体。
QuickPowerOnSelfTest(快速关机自我測試, 預设值为Enable)
电脑关机時,BIOS会執行一連串之关机 自我測試。当啟用本功能時,会精簡及跳过相同項目 之測試,以縮短关机時間。
HDDSequenceSCSI/IDEFirst(IDE/SCSI硬盘关机優先順序, 預设值为IDE)
当同時安裝SCSI及IDE硬盘時,本选項功 能可用來选择以SCSI或IDE硬盘作为关机硬盘。
BootSequence(关机順序,預设值为C,A)
此选項设定当电脑关机時,选择由A盘, C盘及CD-ROM关机之優先順序。提供之选項有:
A,CD-ROM,C;
CD-ROM,C,A;
D,A;
E,A;
F,A;
Conly;
A,C;
C,A;
SwapFloppyDrive(軟盘机互換,預设值为Disable)
当啟用(enable)本項功能時,則A,B盘互換 。亦即原先A盘被指定成B盘,B盘被指定为A盘。如此 一來,您就不需打关机殼互換排線了。
BootUpFloppySeek(关机軟盘搜尋,預设值为Disable)
当啟用(enable)本功能,則电脑关机時,BIOS 之POST程式会去偵測Floppy是否存在。否則,跳过此偵測 動作。
FloppyDiskAccessControl(軟盘存取控制讀/取, 預设值为R/W)
本功能主要用來控制軟盘之存取。当 选取“ReadOnly”時,則只能由軟盘讀取資料,而 無法將系統之資料拷貝至軟盘中,当选取R/W時,則軟 盘可正常讀取資料。
BootUpNumLockStatus(关机数字鍵鎖定狀態, 預设值为On)
On:关机時数字鍵设定为数字狀態
Off:关机時数字鍵设定为方向狀態
IDEHDDBlockModeSectors(IDE硬盘磁區设定, 預设值为HDDMAX)
新式IDE硬盘大多支援一次傳輸多個磁 區之功能。啟用(enable)本功能則可加快硬盘存取速度 。选項有HDDMAX,Disabled,2,4,8,16,及32。
TypematicRateSetting(鍵盤速率设定,預设值为Disable)
本选項用來決定是否啟用鍵盤速率设 定功能。若啟用(enable),則TypematicRate及TypematicRelay之设定 才有作用。
TypematicRate(字元/秒,鍵盤重覆率,預设值为6)
本选項设定:当您按鍵不放時,每秒出 現之字元数。选項有:6,8,10,12,15,20,24,30(字元/秒) 。
Typematicdelay(輸入延遲時間,預设值为250ms)
当按鍵不放,則超过设定延遲時間後, 鍵盤会以一定速率重覆輸入字元。选項有250ms,500ms, 750ms,1000ms。
SecurityOption(安全选項设定,預设值为System)
本选項设定要求使用者輸入密碼之時 机,有下列兩種选項:System:每次关机時,电脑会要求輸 入正確密碼,否則無法关机。Setup:只有在進入BIOS设定 時,系統才会要求輸入確密碼。
PS/2MouseFunctionControl(PS/2滑鼠功能控制, 預设值为Auto)
若设定为Auto:則关机時,系統將会偵測 PS/2滑鼠是否存在。若存在,則IRQ12即保留給PS/2Mouse使 用。若设定为disable:則IRQ12保留給介面卡使用,此時PS/2 滑鼠沒有作用。
PCI/VGAPaletteSnoop(預设值为Disable)
若使用非標準VGA卡(如影像加速卡、MPEG 卡)有時無法正常顯現色彩,此時设为"Enable"將可 解決此問題。除此之外,建議使用預设值。
OS/2OnboardMemory>64M(預设值为Disable)
若作业系統使用OS/2,且安裝之主記憶 体容量超过64MB則设定为啟用(enable),否則设定为預设 值Disable。
VideoBIOSShadow(視訊BIOS快速執行功能,預设值为 Enable)
啟動本功能,則VGA之BIOS即拷貝至主記 憶体以加速執行速度,若取消(disable)此功能,則顯示速 度將變得很慢。
C8000-CBFFFtoDC000-DFFFF(預设值为Disable)
若您使用其他介面卡,則选取此功能時 ,系統將会利用Shadow技術來加快介面卡上ROM之執行速 度。不过,如此一來將会佔用主記憶体之空間。
【ChipsetFeaturesSetup】晶片組參数设定:
本选項主要是經由晶片組之參数设定, 來調整硬体文件之性能.若對這些设定內容不甚了解 建議您採用預设值。
AutoConfiguration(自動设定,預设值为60nsDRAM)
您可依照您所使用的記憶体來选取60M DRAMor70NSDRAM选項,則BIOS会根據您的设定自動調整第2到 9选項。若选择“disable”(取消),則第2至第9选 項可自行調整。
SDRAMCAS#Latency(預设值为3T)
若您使用华碩之SDRAM模組,則可设为2T 來獲得更快之存取速度。否則請设为預设值3T,或洽詢 您的經銷商有关DIMM之規格。
SDRAMSpeculativeRead(預设值为Disable)
PassiveRelease(預设值Enable)
RelayTransaction(預设值为Disable)
16-bitI/ORecoveryTime(16位元之I/O恢復時間, 預设值为1BUSCLK)
定義为16-bitISA卡I/O之恢復時間。
8-bitI/ORecoveryTime(8位元之I/O恢復時間, 預设值为1BUSCLK)
定義为8-bitISA卡I/O之恢復時間。
VIDEOBIOSCacheable(視訊快取功能,預设值为Disable)
Enable:啟用快取功能以加快顯示速度。
Disable:取消此功能。
MemoryHoleatAddress(預设值为None)
一些ISA卡会要求使用14-16MB或15-16MB之記 憶位址空間,若选取14MB-16MB或15MB-16MB,則系統將無法使用 這部份之記憶体空間。您可选取None來取消此功能。
OnboardFDCSwapA:B:(A,B盘互換,預设值为NoSwap)
当啟用(enable)本項功能時則A,B盘互換 。亦即原先A盘被指定成B盘,B盘被指定为A盘。如此 一來,您就不需打关机殼互換排線了。
OnboardSerialPort1:(預设值为3F8H/IRQ4)
设定主机板上串列埠1之位址及IRQ,选 項有:
3F8H/IRO4;
2F8H/IRQ3;
3E8H/IRQ4;
2E8H/IRQ10;
Disable;
OnboardSerialPort2:(預设值为2F8H/IRQ3)
设定主机板上串列埠2之位址及IRQ,选 項有:
3F8H/IRQ4;
2F8H/IRQ8;
3E8H/IRQ4;
2E8H/IRQ10;
Disable;
OnboardParallelPort:(預设值为378H/IRQ7)
设定主机板上並列埠之位址及IRQ。
ParallelPortMode(並列埠模式,預设值为ECP+EPP)
设定並列埠之操作模式,有下列选項:
Normal:一般速度單向執行。
EPP:最高速度雙向執行。
ECP:超高速雙自執行。
ECP+EPP:ECP与EPP二種模式並用。
ECPDMASelect(ECPDMA通道选择,預设值为3)
若在ECP模式下操作時,則提供DMA通道选 择有1,3,Disable三種设定。
UART2UseInfrared(預设值为Disable)
本項功能用來支援紅外線(IR)傳輸 功能。
Enable:則设定第二串列埠UART支援紅外線 傳輸功能。
Disable:則设定第二串列埠UART支援COM2。
OnboardPCIIDEEnable(主机板IDE通道,預设值为Both)
用來啟用內建IDE通道。选項有:
PrimaryIDEChannel
SecondaryIDEChannel
Both(二者均啟用)
Disable(取消)。
IDE0Master/SlaveMode,IDE1Master/SlaveMode(硬盘時序模式设定, 預设值为Auto)
預设为Auto時,系統会自動偵測四個IDE 裝置之時序模式以確保以最佳速度咝小D?部梢?自行设定時序模式为(0,1,2,3,4)。
【PowerManagementSetup】(电源管理设定)
VideoOFFOption(关閉螢幕省电设定,預设值为Susp, Stby->Off)
本选項用來设定螢幕省电管理模式中 啟用“螢幕关閉”之時机。可选用之項目 說明如下:
Susp,Stby->Off:只在待机(Standby) 或暫停(Suspend)之省电模式下才关閉螢幕。
Suspend->Off:只在暫停(Suspend) 模式下才关閉螢幕顯示。
Alwayson:在任何模式下均不关 閉螢幕顯示。
Allmodes->Off:在任何省电模 式下均关閉螢幕顯示。
VideoOFFMethod(螢幕关閉方式,預设值为V/H SYNC+Blank)
用來选择螢幕关閉之模式。但若無法 順利关閉螢幕,則设定为"Blank"若顯示卡支援DPMS 功能,則设定为"DPMS"。
PWRButton<4secs(按住电源关关鍵少於4秒, 預设值为SoftOff)
本功能设定当压住电源按鍵時間少於4秒之情況下, 系統之操作模式。
SoftOff:執行ATX电源軟体关机。
Suspend:系統進入暫停(Suspend)模式。
NOFunction:取消任何有关ATX关关之功能。
[請注意]:一旦PWR压住超过4秒,則不 論如何设定,系統均会关机。
PWRUpOnModemAct(数据机动作時关机,預设值为Enable)
ACPWRLossRestart(預设值为Disable)
--PMTimers--
HDDPowerDown:
当系統在选定之時間內未對硬盘進行 存取動作,則進入省电模式。省电模式依
耗电量大小 依序为DozeMode(睡眠模式),Standbymode(待机模式)及Suspend Mode(暫停模式)。若硬盘在各模式选定之時間內尚無 動作,則依序進入下一個更省电模式。
FanMonitor(XXXXRPM)
主机板內建監控裝置能偵測風扇轉速( 轉/秒),若無安裝支援此功能之風扇,則选取Ignore(忽 略),以免產生錯誤信息。
ThermalMonitor(xxxC/xxxF)
主机板內建監控裝置能偵測CPU及主机 板之溫度。若选取Ignore則当CPU及主机板溫度异常時, 將不顯示錯誤信息。
VoltageMonitor(xx.xV)
主机板內建監控裝置能偵測系統之电 压值。若选取Ignore則当系統电压异常時,將不顯示錯 誤信息。
【PNPandPCISetup】即插即用与PCI之设定
PNPOSInstalled(是否安裝PNP作业系統,預设值为No)
当您使用的是具有即插即用(PNP)功能 的作业系統時(如Windows95),則您可选择Yes。
SlotXIRQ(PCI插槽的中断值,預设值为Auto)
用來设定每一個PCI插槽之IRQ值,項目有 NA,9,10,11,12,13,14,15,及Auto(即由BIOS自動设定)。
PCILatencyTimer(預设值为32PCIClock)
採用“32PCIClock”將可使主机板 之PCI速度最快。
IRQXXUsedByISA(預设值为No/ICU)
用來保留特定IRQ給non-PnP之ISA卡。
DMAXXUsedByISA(預设值为No/ICU)
用來保留特定DMA通道給non-PnP之ISA卡。
ISAMEMBlockBASE(預设值为No/ICU)
用來保留給ISA卡之記憶体之區塊大小 与位址。
SYMBIOSSCSIBIOS(預设值为Auto)
本項功能可选用Auto來啟用內建NCRSCSI BIOS,您可选取Disable來取消此項功能。
USBFunction(万用埠功能设定,預设值为Disable)
本項功能用來啟用USB之功能,本主机板 可支援万用序列埠(USB),但現在之作业系統尚未支援 USB功能,所以目前採用預设值为(disable)。
【LoadBIOSDefault】(載入BIOS參数預设值)
当系統安裝後不太穩定,則可选用本功 能。此時系統將会取消一些高效能之操作模式设定, 而處在最保守狀態下。如此,使用者便可順利关机並 進而找出問題。当选择本項時,主画面会出現下列信 息:
LoadBIOSDefaults(Y/N)?
鍵入Y並按Enter即可執行本項功能。
[請注意]:本項设定不会影响CMOS內儲存 之设定值。
【LoadSetupDefaults】載入设定預设值
此为BIOS出厂设定值。此時系統会以最 佳化之模式咦鳌Q≡翊斯δ軙r,主画面会出現下列 信息:
LoadSETUPDefaults(Y/N)?
鍵入Y並按Enter即可執行本項功能。
【SupervisorPasswordandUserPassword】(密碼设定)
本功能用來设定System及Setup之密碼,本 項功能需配合BIOSFeaturesSetup中之SecurityOption使用。
[請注意]:假若您遺忘了密碼,需透过清 除CMOS之內容才得以重新关机。
【IDEHDDAutoDetection】(硬盘型態自動偵測)
此項可自動偵測IDE硬盘之規格及相关 參数,並能自動存入CMOS之设定(BIOSStandardCMOSSetup)中。
【SaveandExitSetup】將设定值儲存後,离关设定主画面。
【ExitWithoutSaving】不儲存设定值,直接离关设定主画面

【硬件技巧篇】品牌机选购指南顺手牵羊
品牌机厂家会在产品中随机附赠一些价值成百上千的正版软件,这些软件很多消费者并不知情。
嘿嘿,此种情况下,奸商当然心生一计:将这些正版软件拿掉!要问他们拿到的这些软件后如何出手?电脑城里平日大卖D版碟的小贩怎么突然会有几个装点门面的正版软件了?明白了吧!当然,这还属于行业内“横向联合”,还有更厉害的奸商,私吞赠送软件的同时,还打出“加xxx元送正版xxx软件”的幌子继续榨取利润。
破解之道:购买前通过厂商官方网站、服务电话详细了解产品附件情况。购买时,开箱后请立即查看包装箱内的说明书,里面往往附带有一张清单,照单核对即可。
调虎离山
简而言之,就是把消费者选购中关注的焦点比做“老虎”,然后由商家玩弄概念,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品牌机独特的技术和其他花哨卖点上去。
当你关心机器打游戏如何的时候,如果奸商对你大吹特吹“128MB显存的豪华显卡”,那就显然是把你关心的重点从图形芯片转移到了相对次要的显存上,须知如果是一个128MB显存的GeForce4 MX4000显卡,处理速度可不见得快哟,更遗憾的是不会支持新游戏需要的DX9。
破解之道:坚决要求奸商问啥答啥,自己解读配置单。
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者,比喻找到致命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商家发现消费者对竞争对手的A型号比较喜欢的时候,商家就想尽办法把A品牌机的优点说成缺点,动摇消费者的信心,再颂扬自己代理的利润高的机型。
而这些缺点中,奸商们往往喜欢选两“根”最关键的“薪”——质量与价格,来“抽”掉消费者的自信心和决断力。
破解之道:很简单,把奸商推荐的机器和自己想买的机器放一起衡量一下性能价格比就行了。至于价格,不妨多问几家,所谓“价格高”的谎言自然也不攻自破。
李代桃僵
品牌机背后的那张封条真是好东东……
奸商偷换品牌机内部的配件,再把封条贴好(很多品牌机的封条很好取下来,比如借助一把电吹风)。这主要针对准菜鸟用户,而且风险高。一般正规的代理商不敢如此大胆,但是,一些小经销商却为赚取暴利乐此不疲。
破解之道:仔细检查封条,验机的时候用测试软件对照产品资料核对部件名称型号。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
声东击西
当消费者询问到品牌机技术上的软肋或瓶颈时,商家会把话题岔开或采用模糊回答,如此时间一拖,消费者最后也忘了自己所提的问题了。
例如,一款配置P4 2.8GHz,FX5200显卡,256MB内存的品牌机,当你想询问商家品牌机电源的实际功率,或是向商家询问如何升级内存、安装DVD刻录机、双硬盘时,商家会模糊地回答:该品牌机整机通过3C认证,没问题,以后升级,尽管找我就是。但商家却不说价格,只怕是多加了价钱也没人知道,同时马上把话题拖到相关的另外一个面,例如内存如何大、3C认证的配件质量如何好等等。
破解之道:要商家举出品牌机的配机的真实参数,并询问清楚日后升级的详细步骤。
混水摸鱼
节假日中,厂家会推出购机打折、加价买数码产品等市场促销活动,这些促销的产品折扣很大,因此,商家会隐瞒该消息,然后混水摸鱼自己代消费者买了去。
例如元旦期间,A品牌特价机型促销,购整机加38元送128MB闪存。该促销内容被刊登到《电脑报》等专业媒体上,但小张平时并没有阅读此类报刊的习惯,只是看上特价机的价格,携款购了一台。却不知商家偷偷盗用他的品牌机ID码,自己出38元购买了本属于他的128MB闪存。
破解之道:购机前从各种渠道了解厂家的优惠措施,购机时留意现场海报。
反客为主
一些消费者会要求商家为其推荐一款产品。倘若商家是正规的从业人员倒也罢了,就怕遇上那种只推荐最大利润,不管客户需求的品牌机型的商家。
小菲决定买台品牌机。但小菲和家人都是电脑的门外汉,无奈之下,小菲见销售B品牌机的商家面善,就请商家帮她推荐一款适合她用的学生机。商家满脸堆笑,也不详细询问小菲对电脑的需求,就把新上市的一款宽屏高价液晶电脑推荐给小菲,小菲见品牌机外形时尚,也就买了。回去后才发现内存大小和CPU速度无法满足学建筑的她的作图需要。
破解之道:向商家详细说明自己的需求和资金预算,对机型追根问底,把牢银根。
过河拆桥
当消费者下单之后,原本热情无比的商家就开始装聋作哑了。不管是消费者开发票的请求,或是电脑问题的请教,统统搪塞,没了钱的消费者再不是上帝了。
才交过现款的张先生忽然感觉不舒服了,为啥呢?交款后张先生要商家提供一张正规发票,心想这是日后质保的一种凭证,但商家却莫名其妙地让张先生代上4%的税钱。张先生想不通,双方争执起来,但毕竟交了钱心虚,张先生后来只能作罢。使用该机型一个月来,有些问题想请教商家,商家却一味推脱给厂家的800客服。
破解之道:发票问题十分重要,对此,建议消费者在交订金前和商家解决这个问题。
假痴不癫
商家也会装傻,这是在消费者询问到品牌机型具体配置的时候,诸如这高性能集成显卡有多少显存,什么芯片之类的问题,一向精明的商家也会傻瓜起来。
C型号的品牌机号称游戏电脑,小王懂得一些硬件知识。选购时,他询问商家该机型的显卡是选用何种芯片,显存速度是几纳秒,容量多少,封装格式是什么,位宽如何,有散热风扇么……商家先回答FX5500,后来就以自己也不清楚为由把话题扯开。后来,小王买了该品牌机后才想起刚提的问题还没答案。
破解之道:由于品牌机的特殊性,我们可以用一些硬件评测软件去侦察个清楚。
射人射马
结伴而来购买品牌机的消费者中,真正有决定购买权的只有一或二人。这点,精通心理学和营销学的商家肯定会分析出来,从而专攻该人。
小李和她爸她妈一起去选购品牌机。在商家的门市里,三人对各自喜好的机型各抒己见,相持不下。此刻,商家把话头引到家常上,念叨了几句家常,就探问出这家中真正掌钱的是小李她妈。弄清了这个,商家就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分析评论各品牌机的“优劣”,这其中自然顺着小李她妈的喜好,终于做成了这笔买卖。东西买回家才发现,本机除了少数比较花哨的功能比较适合小李妈妈的需要外,家中其他人的应用需要均未得到很好的满足。
破解之道:选购电脑时最好能有比较懂电脑的朋友帮助,这样能避免许多市场陷阱。但同时也要提防“杀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