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锁倍频开四核的独门绝技
对于一些电脑爱好者来说,CPU超频已经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了。过去我们都是通过增加CPU外频来超频,而从AMD黑盒5000+开始,由于不锁倍频的特点,我们还可直接调高CPU的倍频来达到超频的目的。由于直接调整倍频,而不会对其他频率进行变动,不但对主板和内存的要求降到了最低,而且使得超频的过程大大简化。现在,AMD再接再厉,推出了直接能将双核处理器变为货真价实四核的---AMD羿龙2代黑盒550BE双核处理器。
AMD羿龙2代黑盒550BE双核处理器采用黑色的外壳包装,这也是AMD黑盒“不锁倍频处理器”的标志性包装。采用AM3接口,可支持DDR2或DDR3内存(现在DDR2 800和DDR3 1333的价格差距只有20元左右,相信会有越多越的人购买DDR3内存),支持HT3.0总线。AMD羿龙2代黑盒550BE双核处理器主频3.1GHZ,45nm工艺制造,每个核心一级缓存64KB+64KB,二级缓存512KB,共享6MB的三级缓存,共计7MB(若算上一级缓存应该为7.256MB)。由于不锁倍频的缘故,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可以自由的调高倍频,我们在默认电压下将其超频到3.5GHZ(这只是为了与变身后的4核心进行同频性能对比,不代表该处理器双核心下的最高超频能力)。
AMD羿龙2代黑盒550BE双核处理器与AMD高端的3核心、4核心处理器都是同一核心简化而来,有理由相信其有变身的潜质。而变身的步骤也是非常简单,只需在BIOS中将ACC(高级时钟校验)打开即可。我使用映泰TA790GXB3主板(目前只有785和790芯片组支持ACC功能),在其bios中发现,单单打开ACC并不能正常启动,经过多次尝试,终于发现还需将HT总线由2GHZ降低为1.6GHZ即可,同时在默电情况下,通过调整处理器倍频,将CPU超频到3.5GHZ。同时由于核心的增加,相应核心的一级、二级缓存同步增加,总缓存增加到8.5MB。经过2小时ORTHOS四核心全负荷拷机测试通过。
“超频+变身”三部曲:
1,打开主板BIOS中ACC
2,降低HT为1.6GHZ
3,提高倍频到17.5
测试平台:
处理器 AMD羿龙2代黑盒550BE双核处理器
内存 威刚DDR3 1333 一根
硬盘 希捷7200.12 500GB
显卡 昂锐9500GT
电源 富士康400W
散热器 酷冷至尊“风神匠”+双12CM风扇(1500转)
同频率下“2核心 VS 4核心”性能提高对比:
测试项目 | 双核心3.5GHZ | 变身后 3.5GHZ四核心 | 提高幅度 |
3DMark06 CPU | 2965 | 5150 | 173% |
CINEBENCH R10 单CPU | 2299 | 3149 | 137% |
CINEBENCH R10 双CPU | 6043 | 11295 | 187% |
EVEREST CPU Queen | 12896 | 21750 | 169% |
EVEREST CPU Photo Worxx | 14880 | 21359 | 143% |
EVEREST CPU Zlib | 46180 | 92094 | 199% |
EVEREST CPU AES | 12561 | 25118 | 199% |
EVEREST FPU Julia | 4676 | 9342 | 199% |
EVEREST FPU Mandel | 3038 | 5837 | 192% |
EVEREST FPU SinJuia | 1521 | 3044 | 200% |
Fritz Chess Relative speed | 8.96 | 17.46 | 197% |
Fritz Chess Kilo nodes per second | 4301 | 8380 | 195% |
同频率下“2核心 VS 4核心”功耗及温度测试:
处理器状况 | CPU温度(摄氏度) | 测试平台功耗 |
双核心3.5GHZ | 45 | 137W |
变身后 3.5GHZ四核心 | 55 | 194W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安装主板驱动和AMD多核补丁后,变身后CPU在低负荷时,由于AMD在4核心多线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多个核心在低频率下同时运行,负荷被分担,所以CPU的主频自动降低到4倍频。此时CPU主频为0.8GHZ,电压下降到0.95V,整机功耗下降到84W。目前AMD全系列处理器均支持这一功能。像现在笔者一边听歌,一边写下此文时功耗就是84W,甚至是在看超高码率的RMVB电影(测试电影《21克》,1280×720,2小时片长容量2.58G)时,处理器也是工作在这个频率下。这个功耗比Intel处理器的空闲功耗低的许多。大家很多时候在看网页、听歌、看电子书、看电影时,800MHZ的主频完全够用,但节约下来的电力相当可观。
以往的DIY玩家都是通过CPU的外频来玩超频,AMD第一个大规模将不锁频的处理器带到我们跟前,用品质很一般的主板和内存,大家就可以超频。而现在可以变身的处理器,不但不锁倍频,还可以仅仅730元的价格,就可以得到一个不锁倍频、随心所欲变化双核、三核、四核的处理器,大家又多更多的变化和玩法。

微星H55/H57/890FX亮相CES
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第43届美国国际[url=http://news.zol.com.cn/topic/1605994.html]消费电子展[/url](CES)上微星带来了890FX-GD70主板已经另外两块H55/H57主板。同样打在了SB850南桥的890FX主板提供了USB3.0接口以及SATA6Gbps接口,触摸式快捷按键从P55主板上得到了延续。
微星890FX-GD70主板夸张的散热器将CPU供电部分与北桥芯片安置在了一起,同样采用的是微星独家DrMOS供电设计,6条PCI-E显卡插槽赚足了参观者的眼球,不过也符合了这款主板定位Gaming系列的游戏特征。另外主板中央8mm的超级热管无论是超频还是日常使用都提供了更好的散热环境,超频能力值得期待。虽然目前微星H55M-E33主板已经到货卖场,699元的售价非常亲民。但是定位更高的H57M-ED65以及H55-GD65主板还是第一次亮相。H55本身并不支持双卡交火技术,微星这款大板H55虽然提供了2条显卡插槽,但是目前我们还不确定这款产品是否通过破解提供了对双8X交火模式的支持,又或者还是x16+x4模式,而大体观察来看,该主板也没有提供对USB3.0接口以及SATA6Gbps接口的支持,售价应该不高。

技嘉“333”对于用户的意义有多大?
USB3.0、USB3倍供电、SATA3.0携手构建的技嘉“333”系列金牌主板大军不仅再次领航业界,同时技嘉多年来一直专注于主板技术的研发,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新技术对于用户,对于整个行业的重要影响。如果支持USB3.0接口以及SATA3.0接口的主板一直没有出现,相信所有的厂商也不会推出相应周边设备。正是来自于厂商的这种创新精神才带领着整个行业不断的前进,不断的突破技术的瓶颈。
USB3.0接口可以很好的发挥目前7200转SATA2.0硬盘的全部性能,平均传输速度在110MB/s到130MB/s之间,这已经接近硬盘的最大极限,但还没有能够充分发挥USB3.0接口超过300MB/s的带宽,因此可以预见当USB3.0接口与固态硬盘结合后性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在未来USB3.0设备的应用前景也更加明朗,那就是高速移动存储设备的最佳方案。USB3倍供电虽然不是什么革命性的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比USB3.0或者SATA3.0技术逊色。传统USB扩展设备可能需要双头USB线材才能保证供电的稳定,但是技嘉“333”系列金牌主板在提升供电量之后,不仅不再需要复杂的线材去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而且独特的低阻抗保险丝更能有效的保护你的USB设备,提供更加稳定的电流,扩展更多的USB设备,从方便用户的角度来看,这同样是一项非常人性化的设计,而且据笔者所知,在技嘉推出USB3倍供电之后,有不少厂商也在效仿。技嘉作为主板行业技术的领导者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技术实力与设计创新能力。针对SATA6Gbps和USB 3.0接口,目前行业内有两种设计方法,一种是通过一颗售价较贵(约为十几美元)的PLX芯片,将PCH芯片里的8条PCI-E 1.0(带宽250MB/s)通道合并为4组PCI-E 2.0通道,从而达到了每条通道500MB/s的带宽,以此真正实现SATA 6Gbps与USB 3.0两大传输规范的设计需求,最重要的是不会影响到显卡的x16 PCI-E2.0通道。而技嘉选择的另外一种做法则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没有通过PLX芯片整合PCH中的8条PCI-E1.0通道,而是直接采用PCI-E1.0通道为USB3.0以及SATA3.0传输数据。大家肯定会质疑,既然PCI-E1.0的带宽只有250MB/s,那么肯定无法满足USB3.0超过300MB/s以及SATA3.0超过500MB/s的传输速度,那么这样的产品还值得购买吗?当然技嘉也明白其中的原理,但是依然这样设计除了从成本考虑之外,最重要的是目前的7200转硬盘的极限速度传输仅有130MB/s上下,即便组建RAID 0也基本不会超过PCI-E1.0提供的250MB/s的带宽,除非搭载速度更快的固态SSD硬盘,否则即便像其他竞争厂商一样提供了足够的带宽,但也只是摆设,并没有充分发挥的空间。但是技嘉采用这样的设计也会有一定的遗憾,那就是显卡的数据传输通道会受到影响。只有当我们关闭BIOS中的Turbo SATA3.0/USB3.0功能后才能运行x16模式下,否则显卡只能运行在x8模式下。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显卡的性能受到太大的影响,虽然看似运行模式从x16降至x8,但是对于中高端显卡来说,性能的影响可以说非常小,基本上在使用中不会有太明显的察觉,这也是技嘉最终决定采用这种方案的底线。目前阶段来看由于固态SSD硬盘的售价依然较高,可以从测试中看到USB3.0移动硬盘对于性能的提升幅度更大,而3倍供电技术的实用意义同样十分重要。而SATA3.0接口对于现阶段7200转硬盘的性能提升相对有限,除非采用固态硬盘作为替代,否则SATA3.0接口超过500MB/s的带宽只能成为遥不可及的一个目标。技嘉“333”系列金牌主板在售价仅比老版产品提高100元的前提下提供了更为出色的性能表现。尤其是USB3.0接口的加入,让移动存储设备的传输速率提高近300%,随着未来更多USB3.0移动设备的推出,技嘉“333”系列金牌主板还将发挥更强的性能。作为主板行业的探路者和领航者,技嘉的创新、技嘉技术实力、技嘉对于品质更高的要求让我们体会到科技的魅力,原来数据的传输可以这么简单、快捷。

● 未来DIY发展趋势:简单超频其实通路在学习模仿一线本身也应该算是一种进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果连模仿都懒得去做吗,那真的可以告老还乡了。新品上市后到年底的这段空白期,一线除了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线之外,同时也在冷静的思考未来DIY的发展趋势。年底之前,一线要做的就是继续将上半年所推广的各种概念升华或者升级。未来主板的潮流是什么?华硕告诉我们除了要让超频方法简单化之外,也要在主板上为高端玩家设计更加个性的超频设备,比如说遥控器。首先在全新的P55主板上华硕在原有一键超频技术上加入了AutoTuning功能。用户在主板上只需安装软件,并让程序自动找能够超频的最佳状态,就能实现超频的目的,彻底告别繁琐的参数设置。比之前需要手动设置好更加方便易行,全部都有软件去完成。另外华硕P55主板上为高端玩家设计了可以远程超频的遥控器,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设计非常个性,满足高端玩家的需要。两项独到的设计既满足了初级用户的超频需要,也满足了高端玩家的个性化需要,华硕很好的诠释了未来DIY的发展方向。华硕一键超频AutoTuning视频演示: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wNTgyMTYw.html从第一代的“易超频跳线”到第二代的“易超频开关”,再到最新第三代“易超频旋钮”,微星“易超频”技术在P55主板上全面升级至“易超频精灵”。关机状态按下“OC GENIE” 开关,开机进入桌面你就会发现主频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期间不用进行任何操作,简单方便,微星将易超频精灵比喻为一秒超频一点也不过分。从4相、8相、10相、12相到现在的24相供电设计,技嘉继超耐久3之后再一次刷新用料记录。技嘉不重点推广超频技术不是说技嘉主板的超频能力不行,上半年结束的GOOC2009中国区总决赛的盛况还历历在目,选手们使用液氮在技嘉主板上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当然除了BIOS的设计之外,技嘉在用料上的一丝不苟是打破世界纪录的前提保证。说到超频一定不能落下映泰,作为平民超频的首选产品,映泰在2009年一直坚持走自己的超频之路。从年初到年末不知道看到多少次映泰主板打破世界记录的消息,从而也树立了映泰TPower系列产品在主流超频玩家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赶超一线也许是映泰2010年最大的目标吧。● 创新设计是主板的生存之道
发展离不开创新,这也是一线厂商和通路的最大区别。有技术、有实力、有创新的想法就去做,华硕3000名研发人员可不是吃干饭的,微星A/N显卡的混交主板也多次曝光,令众多FANS翘首以盼。技嘉对于主板行业多年来专注主板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从新品的推广速度就看出技嘉在创新方面同样不会输给其他两家。2009下半年有几款非常重要的产品值得我们铭记,一个是华硕特种部队SABERTOOTH 55i,另外一款就是微星Big Bang混交主板,最后是技嘉全球首发的333系列主板,再次将最新的技术奉献给广大用户。
华硕TUF特种部队系列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定位中高端,比玩家国度以及Premium和Deluxe定位再低一些。军规级用料加上独特的设计,具备稳定性高,兼容性好,耐久度高等特点。华硕TUF系列的产品最早在COMPUTEX台北电脑展上有过曝光,不过当大家都以为这只会是一款概念性产品之后,华硕很快将成品摆在了大家面前。华硕SaberTooth 55i主板翻译成中文名叫“剑齿虎”,采用了高品质军工级电容、供电元件和E.S.P.供电技术,其稳定性、可靠性和长寿性均超过一般我们常见的主板产品。在散热方面该主板还采用了两大创新技术:其一为Cera!MX散热技术,采用航空航天工业陶瓷材料取代复合抗氧化剂,散热表面形成微翅(microfin)纹理,扩大了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其二是CoolMem!内存风扇支架,在内存槽侧加装40毫米或50毫米风扇直接给内存散热。 创新的设计师这款主板的最大特点,打破了传统金属散热片的概念,带给了用户不一样的使用体验。微星Big Bang主板是面向发烧级游戏玩家推出的一个系列产品,并不是一款单一的产品。目前Big Bang系列主板一共有2款,分别是微星Big Bang Trinergy和微星Big Bang Fuzion。目前即将上市的是微星Big Bang Trinergy主板,该主板并没有搭载神奇的Lucid芯片,而是搭载了一颗nForce 200 SLI芯片来实现P55主板3-way SLI,因此并不支持A/N显卡的混交技术。而搭载了Lucid Hydra 200芯片的微星Big Bang Fuzion主板才是能够真正实现A/N显卡混交的神奇主板。不过根据微星官方透露的消息称为了确保它能为消费者提供尽可能好的使用体验,该主板将延期至明年才能正式发布,期间微星将继续与Lucid公司保持紧密的合作来将这款意义非凡的产品带给大家。A卡与N卡协同工作点子很好,但是否能真正将两大对立厂商的产品在同一平台上驯服目前来看并不好说。微星Big Bang Fuzion成功与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看到了像微星这样的一线厂商在创新之路上坚定的步伐。Big Bang系列主板是微星又一次大规模技术创新的见证,在叫板玩家国度的同时也在寻找自己在未来高端市场的定位。从DualBIOS设计、DPS双电源回路系统、DES动态节能引擎、超耐久技术到如今的Smart6智能管理技术、24相供电技术和USB3.0、SATA3.0、USB3倍供电设计的“333” 技术。技嘉的创新精神不仅为自己抢得了先机,同时也让主板的接口的传输速度方面提升了数倍,带来了平台整体性能的飞跃。技嘉目前在Intel平台和AMD平台都退出了基于“333”技术的主板产品,其中更是废除了之前EXTREME的命名方式,直接升级至UD7,这也是目前技嘉UD系列型号最高的一款,当然从做工以及包装上我们也能看出未来UD7系列将成为技嘉旗舰的代表。● 明年通路面临生死抉择2009年即将过去,说实在的这一年没有什么太多的新品来刺激我们的感官世界,除了P55和785G,通路厂商甚至不知道做什么产品好了。明年呢?Intel最新32nm制程工艺的处理器就要发布了,CPU与GPU合二为一将带给我们怎样的体验呢?与之搭配的H55/H57在09年底也部分曝光,华硕、微星、华擎、翔升、Intel的实物图都已经看过,主板虽然没有集成显示核心,但是却提供了完整的视频输出接口,当然这次将由集成在处理器内的GPU核心来完成工作。
全新的H55/H57主板大部分采用Micro-ATX板型设计,由于处理器内部继承了CPU与GPU,所以主板在I/O接口设计方面基本都提供了全视频接口设计。2009年主板行业总结:明年整个主板行业并不会比今年好多少,虽然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在慢慢的消退,但是能让人期待的产品也只有H55/H57和AMD平台的890GX/890FX(搭载SB800/SB850南桥)。坦白说产品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亮点,处理器连GPU都集成在了内部,留给主板做的事情越来越少。对于一线大厂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可以通过更多的新鲜技术丰富主板的功能设计,但是对于通路厂商来说,缺乏创新设计的实力是最大的弊病,到了明年新品上市之后,通路产品的竞争力将进一步下降,面对生死抉择,通路主板厂商明年的道路将十分艰巨!

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刀光剑影,更没有不明真相的群众组团强力围观,大家都知道伴随着08年底刮起的这场金融风暴不仅吹倒了名噪一时的升技主板,同时也将整个IT行业冰封在喜马拉雅,度过漫长并且寒冷的2009年。温故而知新,回顾过去的300多个日夜,纵然冰冻三尺,求生的欲望依然逼迫着各大主板厂商不断寻找新的希望,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又有哪些事情值得我们回味呢?
创于1989年的升技在即将步入到20个年头的时候黯然退市,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IT行业。07年的时候我们还看到升技大张旗鼓的与战略伙伴签署协议,共同拓宽大陆地区的市场,但是08年底“升技”这一深受资深DIY玩家喜爱的品牌就这么消失了。黯然神伤的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到底会有多大。
不利的外部环境再加上毫无新品可做,整个主板行业在2009上半年闷得发慌。厂商在积极的准备下半年P55以及785G的同时,也在通过各种方式稳定市场。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年初AM3 “龙”平台的发布,通过更新BIOS即可完美过度到45nm时代,虽然比Intel晚了不少,但是AMD向下兼容的升级方案再次俘获人心。Intel虽然早早的发布了45nm Core i7处理器以及X58平台,但是高性能带来了高发热量,高价格,并且采用了全新LGA1366接口设计,彻底抛弃了LGA775接口,引起用户很大的质疑。而和NVIDIA为了芯片授权问题闹上法庭更是让Intel站在了舆论的浪尖上,口水战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么整受得了吗?对于来主板厂商,自然没有芯片级厂商那么悠闲。既然没有新品推出,如何宣传自己的品牌理念以及如何为自己的产品增加卖点就成为重点。在华硕推出了全民超频概念之后,微星的易超频技术也迅速开始普及,技嘉则继续在主板的用料上下功夫,2倍铜技术深入人心。同为台系厂商的映泰虽然在产品上还离一线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主打超频特色的TPower系列还是凭借着一次又一次打破世界纪录的消息吸引着主流超频玩家的关注。有技术有实力的大厂可以这么干,而对于国内的一些通路厂商或者代工厂商来说,整个上半年只能依靠低价产品稳定市场,实在难有作为。
寂寞的上半年总算过去了,下半年我们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P55主板和785G主板。蓄了半年的力气总算到了发挥的时候,所有厂商同时发力,大量的P55主板和785G主板在市场涌现。尤其是通路厂商在新品的上市速度方面并不比一线大厂慢,不仅迅速为自己赢得了市场份额,同时在价格方面也获得了用户的认可。但仅凭新品上市的猛劲并不能稳住脚跟,在一线大厂推出更多的创新产品之后,将很快吞噬通路厂商的地盘。于是我们看到昂达推出了“倍稳固”技术,精英则另辟蹊径大肆宣扬更耐久的“3倍金”技术,盈通蓝派系列主板则展现了通路厂商进军高端市场的决心。
一线大厂在P55主板上继续凭借创新设计与丰富的功能引领行业潮流,到了年底又将USB3.0技术以及SATA 6Gbps技术全面应用在P55以及X58主板上。不过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华硕、技嘉在跟进,更多的厂商选择了静观其变,毕竟过高的售价注定其很难快速普及。平淡的2009年即将过去,让我们一起细细的体会,明年我们的路将如何去走?
● Intel寂寞数月迎来对手AM3平台
2008年11月18日,Intel正式发布了基于全新Nehalem架构设计的Core i7处理器,按照Tick-Tock发展规划有条不紊的推陈出新。Core i7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并且引入QPI总线技术,让Nehalem架构的数据吞吐量直接增加了数倍,彻底解决了一直困扰Intel平台性能发挥的FSB(前端总线)瓶颈。反观AMD平台的表现难免让人有点失望,除了依然徘徊在65nm制程工艺之外,高端产品方面更是没有一款能拿出来与对手相抗衡的。Intel一家独大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2月底,首款45nm羿龙II四核处理器的上市。
虽然晚了一些,但AMD总算赶在2008年推出了首款45nm处理器,不过第一批羿龙II X4 940/920依旧沿用了Socket AM2+接口,而新的Socket AM3接口版本和对应的新版芯片组则要到09年2月份开始登场。AM3接口最大的亮点在于支持DDR3内存,并且向后下兼容AM2+接口,用户完全可以轻松通过更新BIOS升级至AM3平台。2009年2月27日AMD正式发布了AM3接口设计的羿龙II处理器,同时全新的AM3接口“龙平台”也正式和用户见面。AMD作为全球唯一同时提供芯片组、处理器和显示核心服务的主流级芯片厂商,继“蜘蛛”平台之后,推出的全新3A龙平台通过最新45nm羿龙II处理器+ATI Radeon HD4800系列显卡+AMD 7系列主板构建最佳平台,高性价比、高兼容性、高性能的特点很快吸引了大部分的主流用户。通过更新最新的BIOS,AM2以及AM2+接口的老用户也能体验45nm处理器的性能飞跃,良好的向下兼容性为AMD赢得了用户的认可。虽然Intel的新品发布速度更快,但是全新的接口设计意味着想要体验最新的Intel产品想要更换整个平台,即便性能再强,但是较高的升级费用对于主流用户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也正是因为这一点,AMD才能后发制人,最后赢得市场。● NVIDIA与Intel为芯片授权闹上法庭
上半年对于Intel来说并不算太顺利,先是被AMD后发制人,后与NVIDIA因为芯片组的授权问题闹上法庭,明争暗斗多年的Intel与NVIDIA这对冤家最后还是要在法庭上解决问题。Intel称其与NVIDIA四年前签署的两份芯片组授权协议并不适用于集成内存控制器的CPU(Nehalem及未来产品),此次向法院提交的申请并非状告NVIDIA,没有要求任何赔偿,而只是希望法院裁决NVIDIA向Intel支付应有授权费用。而NVIDIA则坚信该授权仍将适用目前的平台,整个事件的核心在于CPU仍在执行它的职责,但PC的灵魂正在迅速地转向GPU(图形处理器)。Intel这么做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压制创新,从而保护其正在下降的CPU业务。
两家各有各的说法,背后的想法也各不相同,AMD其实在中间也掺和了一下。对于Intel而言,面对NVIDIA挟SLI技术抢攻英特尔高阶平台,Intel一直处于被动位置,纵然NVIDIA在创新技术方面一直走在前列,但是对于IT行业的老大哥来说绝对不允许受制于人的事情发生,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Intel本身的显示技术方面不具优势。对付NVIDIA在高端市场的强势出击,Intel最佳的选择就是在高端平台支持CrossFireX,否则就等于将高利润的高端玩家市场拱手让人,进而助长NVIDIA气势。于是在AMD主动洽谈合作后,Intel考量双方利益,且现阶段认为NVIDIA将是主要敌人,不希望受NVIDIA钳制下,决定与AMD放下敌对态度,在高阶平台进行合作。AMD考量的是,在腹背受敌下,深知自家ATI平台竞争力不足,Intel地位难以撼动、缺乏绘图技术的英特尔在高阶平台一直受到NVIDIA威胁,不如先联合英特尔抵御NVIDIA攻势。 虽然面对两家芯片级巨头的合作,NVIDIA显得有些孤立无援,但是强势的NVIDIA并没有因此而屈服,即便Intel不提供最新芯片组的授权,我们依然会继续为较早版本的处理器提供芯片组的支持,但是这样的挣扎有意义吗?没有处理器的支持,NVIDIA注定要逐渐推出芯片组市场。果不其然,没过太长时间,NVIDIA确定不再为Intel开发DMI总线芯片组了。NVIDIA芯片组业务总经理Drew Henry遗憾的告诉大家,Intel创造的业界环境对NVIDIA的业务来说很不健康,因此他们决定不再追随,但会继续向包括P55在内的Intel芯片组提供SLI技术授权。如此一来,NVIDIA将几乎完全放弃Intel平台桌面芯片组,而在AMD平台上又被挤压得毫无空间,辉煌一时的nForce极可能就此成为历史,实在令人惋惜。 不过NVIDIA并不是一只纸老虎,面对困难寻找出路是他们的强项,退出芯片组市场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NVIDIA整体,但是握在NVIDIA手里的王牌还有强大的GeForce显卡、ION平台和Tegra处理器,Intel想要遏制NVIDIA的创新显然并不容易。● 换马甲、推概念,黔驴技穷了?
上游芯片厂商忙得不可开交,下面的主板厂商可就有些闲得无聊了。无新品可推的日子对于二三线厂商来说是极大的折磨,本身在技术实力以及创新设计方面就不具备优势,产品的丰富性也无法和一线相比,因此为了稳定市场只好继续推出一些型号较老的低价芯片组产品冲击销量。而一线厂商凭借技术实力的优势,针对DDR3平台推出的新产品在披上新马甲之后重新出击,虽然效果甚微(DDR3内存的普及要到年底了),但是确保了各自的市场份额。另外上半年的悠闲也给了一线厂商充足的时间来宣传自己的品牌以及新概念。
全民超频是华硕09年主打的产品理念,结合主板行业的发展趋势,全民超频可以说是DIY发展的重要方向。全民超频的“民”字自然有男也有女,男性用户自然多数对于DIY都有一定的了解,想要让女性用户也体验到超频所带来的性能提升,首先就是要将超频方法傻瓜化,华硕在推广全民超频概念的同时也为主板设计了一键超频技术。一键超频的两个重要组件其中之一是Q-Button工具,这个工具的体积很小,主要的功能就是将超频按键映射到其他按钮上——比如开机键;而另外一个重要的组件就是Turbo V,这款工具的主要功能就是超频,不同于华硕EPU节能技术的分档调节,Turbo V提供了非常全面的频率和电压调整,而且界面简单明了。一般的用户大概了解15分钟即可掌握使用。在设定好两款软件之后,我们就能通过电源的开关按键进行一键超频了,非常方便快捷。超频永远是让玩家津津乐道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一定的参数调节大幅提升系统的系能,这在普通用户看来非常高深的行为,在主板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入门级玩家都能轻松掌握的技术。在华硕全民超频的概念越来越火的时候,微星推出了非常具有特色的“易超频”开关功能设计。与华硕软件超频设计不同,微星的“易超频”技术采用了较为原始的跳线来实现频率的提升,不过跳线被更换为几个开关,通过不同的组合提升外频,从而让CPU的主频得到提升。释放自我,超越“频”凡 微星2009年校园硬件超频争霸赛(进入专题)
微星一直在校园中拥有不错的口碑,不仅是因为产品较高的性价比,还有微星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随着易超频开关技术的推出,微星2009年校园硬件超频争霸赛也拉开了帷幕。历时近3个月,走过了12个城市近30所学校,上万人参与活动,在校园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虽然搭配的是E7400和P43平台,但在校园的深处我们还是找到了超频高手,一举将CPU的主频提升至4.43GHz。技嘉没有像其他两家一样在超频技术方面推出更多的创新技术,而是继续热炒主板的用料趋势。最新的超耐久3代技术包括日系高品质固态电容、低阻抗Power-MOSFET以及铁素体电感。它们将会继续履行降低发热、能耗,增加主板寿命和稳定性的职责。技嘉掀起的主板用料大潮不仅深深的影响了消费者的选购意向,同时也逼得其他主板厂商不得不跟进2oz PCB技术。● 蓄力半年只等P55/785G上市上半年力量的积蓄在下半年得到了全面的释放,众人期待的785G终于现身,随后又是P55主板的解禁发售。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主板厂商在产品可卖的情况下也是卯足劲要把上半年的损失捞回来。于是我们看到785G与P55主板如潮水一般涌入市场。作为一线主板大厂,技嘉是唯一专注于主板研发的厂商同时在785G以及P55推出时最先到货的厂商。引以为傲的第三代超耐久技术、扎实的做工以及丰富的I/O设计,不仅迅速为技嘉抢得了市场,而且技嘉所推崇的2倍铜技术也逐渐成为行业的新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785G主板的上市并没有让一线大厂抢尽风头,通路厂商在憋了半年之后,在新品的上市速度方面甚至赶超一线,让所有的用户对于通路的突然发力惊叹不已。昂达、七彩虹、盈通、双敏等都在第一时间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并且在性价比方面均表现出色。785G虽然采用了全新的HD4200显示核心,不过并没有像大家预料的那样令AMD平台进入“8“系列时代,因为显示核心频率较低的缘故,785G本身在性能上还要弱于790GX,这也是785G命名的原因之一。不过785G可以将显示核心的频率轻松超频至700MHz,如此一来不仅在性能上全面领先790GX,而且在售价方面也比790GX要便宜。不少通路厂商在产品出厂的时候就将显示核心的频率调整至700MHz,更加突显产品的性价比。P55主板作为未来Intel平台针对主流市场的重磅产品,虽然备受期待,不过因为售价过高的原因,在普及的速度方面远远赶不上785G。再加上Intel对于LGA 1156接口处理器的不降价策略更是成为阻碍P55平台普及的最直接原因。除一线厂商之外,通路厂商也都将产品的重心放在了785G平台上,而P55平台只是象征性的推出了几款代表作,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远远赶不上一线。785G集成了SB710南桥,具备ACC时钟校验功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功能的存在,让785G从上市后到现在一直都是市场的焦点。785G搭配速龙X2 5000处理器的开核套装在2009年真的是卖到脱销。AMD为大家准备的这个大馅饼让注重性价比的用户尝到了甜头,也让购买了高端四核产品的用户吃尽了苦头。从一线主板厂商到各大通路厂商,在2009年下半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以产品具备稳定开核并且超频为卖点在宣传造势。虽然销售异常火爆,但是对于所有厂商来说仅依靠一款芯片组产品的热卖显然无法维持生计,如果想要在市场站稳脚跟,那么就必须要有创新。昂达不仅是通路第一家推出785G主板的厂商,同时也是首先采用2倍铜技术的通路厂商。要说昂达模仿谁真说错了。本来2倍铜就是PCB厂商的技术,昂达不过是借助技嘉的宣传势头罢了,反正升级2倍铜之后昂达并没有提升价格,用户得到了最终的实惠,过程也就不重要了。另外一家通路大厂盈通从去年底开始涉足高端主板行业,并且创建了蓝派系列形象产品。很多人都说盈通模仿DFI Lanparty系列,但笔者说句中肯的话就是,叫什么不重要,关键在于性能是否出色,售价是否合理,大家说呢?最后大家一定需要铭记的就是精英三倍金技术,当然不是整张PCB加入了3倍的金子,而是在主板上主要的金手指部分增加了金元素的涂层,让产品在耐久度以及稳定性方面的表现更加出色。不管外界的评价是褒是贬,整个行业需要所有的厂商一起努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映泰魏志雄:一线主板格局是时候换换了
作者:中关村在线 毛俊霆 责任编辑:向中 【原创】 CBSi中国·ZOL 09年12月06日 [评论77条]
映泰主板 映泰 TPOWER I55 点评 报价 评测 映泰主板论坛
![]()
“人未动,我先动!”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作为全球前五大主板厂商之一的映泰面对逆境仍坚持对于超频技术的推广,而且在新品的研发速度、主板的性能表现以及功能设计方面都一次次的向一线厂商发起强有力的挑战。“沉寂多年的一线格局是时候换换了。”映泰主板副总经理魏志雄先生的这句看似平淡的话流露出无限的坚定,也给笔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年末再次拜访魏总除了了解映泰明年的发展方向之外,也希望能够亲眼见证映泰冲击一线品牌而付出的努力。
主板映泰=汽车丰田
映泰的经营理念就是要做品牌、品质、服务和价格的最佳平衡者。一线品牌向来都是以丰富的产品线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映泰每一次新品的发布都伴随着多款新品席卷上市,为的就是在产品丰富程度上不输一线,从一款790GX就能推出数十款产品我们就能看出映泰有这个能力。
主板映泰=汽车丰田,这就是映泰主板对于自己的定位。2007年丰田与通用的王者之争最后以丰田领先60多万辆的优势,终结了通用长达77年的“老大”地位。丰田凭借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成为称霸业界的新王者。丰田的成功案例吸引了映泰,同时也为映泰指明了道路,映泰要做主板行业的丰田,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更多货真价实的产品!
怀揣着这一梦想,映泰在品牌、品质、服务以及价格多个方面一起发力,到现在具备冲击一线品牌的实力,映泰在2009年向所有人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明年映泰将继续在超频技术方面努力开拓创新,在品质方面不断提升,在价格上更加平易近人,一线的格局也将伴随着映泰凶猛的冲击而发生改变。
关注DIY市场 将超频进行到底
映泰主板被广大的用户所熟知应该是从映泰主板不断打破超频世界记录开始。在一线品牌为争抢市场拼的头破血流的时候,映泰默默地关注着DIY市场的发展变化,了解用户的应用习惯,潜心钻研技术,推出了针对主流超频玩家而设计的TPower系列产品。短短的两年时间,映泰TPower系列产品打破了无数个超频世界纪录,而映泰主板平实的定价策略也让主流超频用户不用再费力存钱购买一线产品。
当然TPower系列毕竟是针对高端玩家而推出的产品,价格上虽然比一线品牌便宜不少,但离大部分消费者还是有些远、为此映泰又推出了定位主流级别的T系列产品,在价格上进一步贴近用户,同时保留了主板在超频方面的强大实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虽然不比顶级的TPower系列产品,但是T系的每款产品也都是超频好手,不时传出映泰T系主板打破世界纪录的消息。
“DIY市场受笔记本的冲击在不断缩水,想要在DIY市场站稳脚跟必须要在产品的功能设计方面吸引消费者。”魏总语重心长的说道。显然在寻找差异化的路上,映泰坚定不移的选择了超频这条路。在一线厂商推广各种超频技术的同时,映泰则是通过一个有一个世界纪录让大家知道映泰主板的超频能力,比起花哨的宣传介绍来说,映泰主板所打破的超频记录显然更具有说服力。
映泰主板副总经理 魏志雄先生
在速度、设计、性能上赶超一线映泰冲击一线的决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在TPower系列上市之前,映泰就做好了冲击一线的准备。当然映泰对于这条路究竟会遇到多少困难并不清楚,但是映泰主板从上到下团结一心,所有的人都将冲击一线品牌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于是经过几年的努力,映泰主板在新品研发速度、产品性能表现以及产品功能设计方面都具备了比肩一线的实力。无论是785G,还是P55,映泰在新品上市速度方面一直很快。魏总说:“从我们准备冲击一线那天开始,所有的人就鼓足了劲,全身心投入到新品的研发推广上。同时对于渠道进行优化调整,保证了新品第一时间从工厂到市场,我们希望消费者在新品上市的时候看到的不仅是一线的主板,同时也能看到映泰主板。”新品上市速度快了,消费者在初期的选择也就多了,这位映泰赢得了不少的市场份额,也为跻身一线提供了前提保障。虽然出厂速度加快了,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映泰对于主板一贯精益求精的设计理念。映泰关注DIY市场的瞬息变化,同时也深入了解消费者的使用需要,尽可能的展现映泰主板人性化的设计思路,同时也在不断努力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款映泰T系列的产品都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按键设计,设计不算独特,但是能做到的厂商却没有几家。针对不同层次的用户,映泰提供了设计各不相同的产品, 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要。能让用户为映泰买单的最关键因素还是产品的性能表现,作为主打超频特色的品牌,映泰主板在做工用料方面一直对自己有着很高的要求。按魏总的话说“用料决定品质,品质影响性能,性能好不好,用料很关键。”以往打破超频世界记录的平台无一不是被一线主板所霸占,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映泰主板的身影,从另外一方面也看出映泰主板在性能表现方面也逐渐被全世界超频玩家认可。一线新格局 映泰占一席2009年的主板市场令人堪忧,通路厂商由于缺乏技术实力的支持,不仅新产品较少,而且功能单一,竞争力明显下降。面对功能丰富的一线主板,通路厂商正在一点点的被吞噬。明年随着处理器将显示核心集成在内部,留给主板厂商的发挥空间将更大,缺乏创新设计的通路将更加难以存活,不过这对于映泰来说将是一次绝佳的冲刺机会。面对明年一线吞噬通路市场的机会,不缺乏创新设计的映泰主板同样可以从中分一杯羹。凭借着在超频方面的优势,映泰明年也会从通路厂商的手中抢夺一部分市场,对于冲击一线格局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多年积累的优势将帮助映泰晋级一线,沉寂多年的老格局也将在映泰加入后发生变化。采访后记:从05年推广超频到09年,映泰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大家了解映泰主板的超频能力。作为领导者的魏志雄同样以跻身一线作为目标带领团队不断赢得一个有一个佳绩。映泰蓄力勃发,通过几年的沉淀积累,已经逐渐具备了冲击一线的实力,而明年市场的变化是否会成为映泰主板的一个转折点?许多谜题等待解答,新的格局则更加令人期待。

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本论坛推荐学习网站,供大家的参考:
硬件类:
首推中关村:www.zol.com.cn 太平洋电脑 IT168 电脑之家硬件指南 小熊在线 这些网站个人觉得还算可以
硬件论坛类:中关村在线 IT世界-电脑硬件 IT168论坛 驱动之家论坛 eNet硬件论坛 eNet笔记本论坛 泡泡俱乐部 太平洋产品论坛 http://we.pcinlife.com/index.php 值得推荐的新星论坛 乐奇硬件网
系统下载类: 萝卜家园 雨林木风系统研究论坛 深度论坛 htt://www.ghost2.cn/ghost/.-2.htm it姊妹论坛
软件类
服务器类 EXchange中文站 Exchange论坛
教程类 电驴 邮件技术交流网 全球IP通信联盟论坛后面继续更新中,大家更贴啊
我发一个 可以下载系统的网站!~ 总有你喜欢的!~
[url]htt://www.ghost2.cn/ghost/.-2.htm[/url]
[查看全文]

DIY必读--【转载67pc】天放假,随便聊聊!!
今天天气冷,没有什么客!!跟大家聊聊天!! 其实玩超频也可以说成玩散热,因为如果你散热达不到要求,你是超不上去的,就算你超上去,也很难稳定,而且高温会加速电子迁移,造成缩缸。 下面讲个笑话:某一天的某个人加入了我的交流群。。。 进来后问:为什么我的CPU温度这么高啊,核心都有70度了。怎样才能降低啊。 我答:请问你用什么散热器啊? 他答:原装的。 我答:目前有三种方法解决。一:换散热器。二:换硅脂。三:重新安装下散热器,可能硅脂没涂均匀。 他答:靠,群里没个高手啊,全是菜鸟。(然后愤愤的退群) 我:#¥¥%@#%!)*@)(&%%*@#&。。。。。。。 一些经典的问题,我在这里都回答下。 问:为什么我的U超不上去,你们的2160都可以4G呀。 答:首先CPU是分体质的,上4G的2160都是GO步进,而且还是挑选出来的。再加上一个好的主板,好的内存就OK了。 问:什么主板好啊? 答:一分价钱一分货。(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挺幼稚的) 说到主板了,那我就在这里谈一下做工吧,首先看一下主板的电容,全固态就不用说了,高端电容分为三个品牌,三洋(紫色,技嘉使用),富士通(红色,华硕使用),日化(蓝色,DFI使用)。除此之外,剩下都是台系电容,属于二线了。那就再看一下供电相数,拿两款主板对比下吧。梅捷P35-GR超烧族 VS DFI DK P35。前者6相供电,台系电容。后者4相供电,日化电容。在这里不谈电容是否好坏,一般人会认为6相供电可能会更强悍,其实不然,你看一下他供电后面的MOS管,梅捷每相供电只配备2个MOS,DFI是实打实的4个MOS,是梅捷的一倍。所以,大家选主板时,不要被外观所迷惑,要看内在质量。 再说下热管,本人选购主板,从不考虑热管,因为购进主板后,本人还要全部改装,原配的散热一般是达不到超频需要的。何况那些没作用的热管还是要你买单。比如说,一款散热非常简单的主板价格为900,一个散热很豪华的主板,价格同为900。你会选择那一款呢?一般人会选择散热豪华的主板,我会选择简单的那款。因为散热简单那款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剩下散热成本,添加到主板做工成本上。散热可以自己添加改装,主板的做工可不好改装哦。 继续问答题。 问:2160在945GC上怎么超? 答:你只能硬改。 问:怎么硬改?硬改是否有风险? 答:硬改图去百度下,硬改基本没风险,本人硬改过三个频率,266,333,400。都成功。如果硬改失败,只会无法启动,不会造成硬件损伤。 问:什么内存好?(个人认为和那个问什么主板好的一样幼稚) 答:一分价钱一分货。从品牌来说,OCZ,海盗船,镁光,芝奇是内存的首选品牌。按目前的市场来说,内存已经白菜价了,这些高端品牌都已降低身段,高而不贵了。品牌是一个因素,选一个好的内存,内存颗粒也是非常重要,镁光D9相信大家都知道。海盗船1.2版就是采用镁光D9颗粒。(不是每个D9都很强悍) 说到内存,谈一下D9缩缸现象。目前来说D9缩缸现象还是挺多的,因为D9这种颗粒,想得到高频率,那就要给他高电压。此时产生会产生高热量,如果你不注重散热,那么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缩缸。 问:什么机箱好? 答:老兄,还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啊。总的来说,挑选机箱看几点。一:空间。二:风道。三:厚度。四:材质。 空间大,空气流通就好,风道好,那散热就强,厚度厚,那就不会产生共振。材质,铝的当然比钢的好啊。如果选中端机箱,最好是选个电源下置的。 问:怎样组建风道? 答:前进后出,左进上出,右进(负责主板背面)。总归一句话:热量是往上的。 问:显卡是公的好还是母的好。 答:公的好,理由和选主板一样。公版做工中规中矩,一切以稳定为中心,不考虑成本。母的,都是以YY的散热为卖点,吹嘘自己几相几相供电,价钱还比公版的便宜。大家想想,同样的价格,母的上YY的散热,还号称加强做工,有可能吗?人家是做生意的,不赚钱喝西北风啊,缩水都缩在你们看不见的地方。比如公版10层PCB,他来个4层,比如公版是10厘米长的PCB,他缩到6厘米,电子元件都装到背面了。不懂的人一看,我靠,这显卡好,密密麻麻的电子元件,用料足。老兄,他是板子太短放不下了,没办法才这样,你以为他想密密麻麻啊。公版有个通病,散热不好。(散热不好咱们就改咯,上利民HR03-GT,什么显卡都压的服服帖帖的。)。 问:什么电源好? 答:我~!~!~!~!~#%@%##……(@(*@%%。。。。。。 电源其实比较好挑选,大家都熟悉的航嘉,长城,TT,酷冷。其实真正的顶级电源,这些还不上数。 NO1:海韵。海韵是第一个推出大风车静音系列电源,第一个推广PFC,第一个在电源里使用固态电容。经曾有个笑话,有个人叫我帮他推荐个电源,价钱无所谓。我说海韵是很不错的,他说,海韵是什么,听都没听说过,杂牌吧。跟TT比差远咯。我直接无语。。。。。。 NO2:康舒。。。。就不多解说了。 剩下的,比如安钛克啊,海盗船啊(海盗船是海韵代工的,青出于蓝胜于蓝,强力推荐)。都是很强悍的电源。大家有可能会提起思民,偶不喜欢棒子货,就不推荐了。哈哈~~~~ 问:什么散热器好? 答:目前世界上最顶级的风冷是利民,猫头鹰散热器也不错,猫头鹰的风扇是最顶级的。 最有性价比的CPU散热器是:南海2(强力推荐)。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不对之处,请多多包涵,可在回帖里指出。 假如大家有什么问题的,在回帖提出,我会尽我能力帮助你。 |